风寒表虚的症状 风水表虚症状表现



风寒表虚的症状 风水表虚症状表现

文章插图

在临床也会遇到这样的痛风患者,他们并不是肥胖,饮食上也不是天天无肉不欢,无酒不吃饭的那种,但还是尿酸高,痛风 。
这些患者的痛风,常与湿热痹阻的痛风关节症状不同,会出现关节痹痛或疼痛程度较轻,痛风关节处皮温不高或升高不严重,常伴有出汗恶风,身体微肿,乏力 。或有关节疼痛,小便不利,舌质淡太白而脉浮 。
他们的痛风又是怎么回事呢?
我们可以用元代医家李仲南所著的《永类钤方》中的论述:“体虚之人,受风寒湿毒之气,使血气筋脉凝滞,传于骨节四肢间,肉色不变,骨如虎噬之痛,昼静夜剧 。”
【风寒表虚的症状 风水表虚症状表现】简言之,这就是禀赋不足后外感风寒湿邪后体内湿浊痰瘀等导致的尿酸高痛风 。
因为平素禀赋不足,身体羸弱,其腠理疏松,卫气不固,容易感受风寒湿邪,诸邪大肆内侵身体,脾虚不化,气化不利,湿邪内蕴于四肢关节,导致痛风 。
风寒表虚的症状 风水表虚症状表现

文章插图

尿酸高/痛风,身体差脾虚湿困,气化不利,中药怎么治?对于平素禀赋不足,所致的脾虚湿困、气化不利的尿酸高痛风,药用益气祛风、健脾利水方法,方用防己黄芪汤加减治疗——
防己、白术、黄芪、炙甘草、干姜、枣 。
防己黄芪汤是张仲景记录字《金匮要略》中的一个益气利水的经典方剂,原文记录有两处:“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 。”
“风水,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 。”
风寒表虚的症状 风水表虚症状表现

文章插图

我们可以看出,防己黄芪汤,一治“风湿”,一治“风水”,水和湿异名同类,湿是水之渐,水为湿之积 。所以水和湿只是程度上的差异,没有实质上的不同,可以一方直至,风湿和风水,有表虚和表实的不同 。方剂黄芪汤所治疗的是表虚不固,外感风邪所致的痛风,属于本虚标实之证,且虚多实少,所以关节疼痛程度较轻,皮温不高等,
防己黄芪汤的配伍特点是益气和利水病性,标本兼顾,重在固本 。
方中防己不仅善泄肌肤的水湿,还能下行利水,还有祛风的药力,为方中祛邪的主要药物——防己的除湿,是让湿从下而行,自小便出 。
方中再用黄芪,一是补肺卫之气而固表止汗,卫气实则正气足,风邪就不能侵入人体;二是补气健脾,是脾气得健,可运化水湿,为培土生金,加强补肺的力度 。黄芪既可固表气,还能行水气 。与防己配伍,则益气利水祛风药力更强 。
辅之于白术,健脾燥湿,培土制水,助防己利水以消肿,合黄芪益气以实卫,兼以止汗 。
再配甘草、大枣和生姜以补益中气,和营卫,调诸药,帮助黄芪、白术补中扶正 。生姜辛以祛风,温可行水,还能帮助防己祛风利水 。
全方六味药,防己、生姜祛风制水以攻邪,白术、甘草、大枣益气补脾以扶正,黄芪益气固表和健脾开水双重功效 。
全方虽标本兼顾,却以扶正固本为主,是一首治疗表虚水肿的代表方剂,风湿俱去,表虚得固,而尿酸高、痛风诸症皆除 。
如果表虚严重的,可合玉屏风散 。
如果中气亏虚严重,可合用补中益气汤 。
总之,我们的目标是:尿酸不再高,痛风不会犯,远离痛风石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