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插图
黄鳝的人工繁育种苗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无法大规模育苗,种苗难以选择,还没有形成规模养殖,所以技术上的问题暂时难以解决 。还有很多养殖户将大苗与小苗放在一起混养,这样做大苗虽然可以快速生长,但会导致总体产值低 。此外,黄鳝养殖对环境要求高,但是却很少有人重视,环境意识不强 。这些都是黄鳝难以养殖的原因 。

文章插图
一、种苗难以选择
目前黄鳝人工繁育种苗还处于探索阶段,并没有能力靠人工大规模育苗,一般情况下有经验的养殖户主要依靠就近抓捕或购买等方式获取野生黄鳝苗 。然而一些没有经验的养殖户,却会到外地购买所谓的“特大”、“优质”黄鳝苗 。其实这些黄鳝苗同样为野生黄鳝苗,不仅价格远高于市场价格,而且经过长期、高密度储存以及转运多数都已患病 。下塘后,短时间内伤亡率便可高达80%以上 。因此,一定切勿到外地购苗,尽可能选择当地现抓捕上来的黄鳝苗 。
二、技术难以解决
黄鳝养殖并未形成规模,同样没有较为系统的技术理论,很多养殖户都摸着石头过河 。当然,关于黄鳝养殖的书很多,但其内容大多是模仿养鱼技术,或者不现实,对实际养殖没有什么帮助,反而可能会引起误解 。因此,没有经验的养殖户可以先去黄鳝养殖大户处进行学习参观,然后根据情况探索养殖 。
三、饲养管理不善
许多养殖户将不同规格的黄鳝苗放入同一养殖池(网),大苗和小苗容易抢食,饲料不足时大苗也容易吃小苗 。这样虽然大苗可以迅速成长,但整体产值非常低 。此外,一些鱼、蚌类和青蛙会捕食黄鳝苗,尤其是幼苗 。因此,养殖户在下苗前必须彻底清理池塘 。
四、环境意识不强
【为什么黄鳝那么难养殖?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黄鳝养殖对环境要求特别高,不少养殖户却对环境极不重视,非常容易导致黄鳝苗发病甚至死亡 。首先池水不宜过深,若黄鳝要频频浮到水面进行呼吸便会影响正常生长,最佳水深以20-30公分为宜使黄鳝不用浮游便可将头露出水面 。其次,水质一定要清洁,避免施肥肥水,不然容易造成黄鳝发病 。最后,一定要在水面覆盖水草遮荫、净化水质,没有水草黄鳝难以养殖成功 。
五、饲料选择不当
有些养殖户用玉米面、麦麸、豆粕、菜叶等素材饲养黄鳝,黄鳝饥饿时会采食,但不能满足黄鳝生长对营养的需求 。黄鳝饲养以蚯蚓、蝇蛆、黄粉虫、杂鱼等肉类为主,少量辅助饲养素材 。另外,喂黄鳝的饲料必须固定,不能随意更换 。否则,黄鳝拒食会影响正常生长 。需要更换饲料时,必须逐渐过渡 。
六、黄鳝养殖为何失败
1、乱买苗种:众多养殖户外购买的所谓“人工养殖”苗种或其他所谓“优质”苗种,实际上是收集的野生苗种,这些苗种由于暂养和多环节贮藏、运输等不科学操作,养殖中死亡率在90%以上 。
2、不择品种:黄鳝从外观上看有深黄大斑、土红大斑、浅黄细斑、青灰细斑等类型,只有选择前两种才能快速成长,人工养殖才能获得理想的经济效益 。
3、大小混养:同一池大小混养,小黄鳝不敢争食而体质衰弱死亡,饵料不足时大黄鳝吞下小黄鳝 。因此,大小黄鳝混养,虽然大黄鳝长得快,但池塘总产量低 。
4、池水过深:黄鳝体内无鳔,不能在不同水层随意漂浮停留以露出水面呼吸空气 。池水过深,黄鳝需频繁游至水面呼吸而消耗大量体能,影响正常生活生长 。
- 黄鳝养殖网箱制作及安装,网箱的制作高度可适度调节
- 黄鳝养殖失败的八大原因总结,附常见黄鳝类型
- 野生黄鳝种苗驯养技术,附黄鳝种类的来源和选择
- 黄鳝网箱养殖技术,附疾病防治方法
- 黄鳝养殖的春季管理要点,附疾病防治方法
- 海洛因外观为什么色
- 鸭舌为什么不能多吃
- 飞机为什么要放油才能降下来
- 皮鞋放久了为什么会烂
- 蜘蛛冬眠吗?为什么?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