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虎山道观 龙虎山神仙


龙虎山位于江西省鹰潭市西南20公里处 。东汉中叶,正一道创始人张道陵曾在此炼丹,传说“丹成而龙虎现”,山因得名 。其中天门山最高,海拔1300米 。龙虎山是中国第八处世界自然遗产[1],世界地质公园、国家自然文化双遗产地[2]、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龙虎山是中国典型的丹霞地貌风景,是中国道教发祥地,2007年加入世界地质公园网络 。龙虎山的丹霞地貌,是二座发育在中国东南部信江盆地中段南缘由晚白垩世陆相山麓洪—冲积扇块状红色砂砾岩组成的丹霞山体 。[3]
据道教典籍记载,张陵第四代孙张盛在三国或西晋时已赴龙虎山定居,此后张天师后裔世居龙虎山,至今承袭六十三代,历经一千九百多年 。

龙虎山道观 龙虎山神仙

文章插图

龙虎山天师府 。四年 (1105年)始建于上清镇关门口,元延佑
六年 (1319年)迁建于上清镇长庆坊,明洪武
元年 (1368年) 移建今址 。明嘉靖年间
(1522-1566年)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和扩建
清康熙十三年 (1674年)大部分建筑被焚毁 。
千隆四十三年 (1779年)重建 。咸丰七年
(1857年) 又遭受战火之灾 。同治年间
(1862-1874年)第61代天师张仁政予以维
修 。1949年第63代天师张恩溥移居台湾,于是
多年失修的天师府被改作他用 。1984年开始修
缮 。1988年交由道教界管理 。
现在的天师府,以府门、仪门、二门和私第为中
轴线,修建了玉皇殿、天师殿、玄坛殿、法蒙局
和提举署、万法宗坛等,从而把宫观与王府建筑
合为一体 。
天师府府门系1990年重建,正上方悬“嗣汉天师府 。
龙虎山道观 龙虎山神仙

文章插图

’直匾,前正中两柱上挂有“麒麟殿上神仙
客,龙虎山中宰相家”楹联 。御赐仪门牌楼为最
近恢复修建的,东有玄坛殿,奉祀财神赵公明;
西有法箓局和提举署 。提举署是张天师掌管道教
事务之办公场所 。二门系1996年重建,上悬
“敕灵旨” 匾额,门柱上有“道高龙虎伏,德重鬼 。
龙虎山道观 龙虎山神仙

文章插图

神钦”对联 。二门后为一大院,院内甬道中有一井,名日“灵泉井”,又名“丹井”、“法水井” 。
龙虎山道观 龙虎山神仙

文章插图

据传系南宋着名道士白玉蟾所凿 。古井后即是玉
皇殿,原为天师的演法大堂 。玉皇殿后便是私
【龙虎山道观 龙虎山神仙】第,即历代天师的住宅 。私第前厅原称三省堂
是天师府的议事之所 。1985 年改建为天师殿 。
私第中厅原为“壶仙堂”,系接待贵宾之处 。私
第后厅也叫上房,是天师食宿生活之处 。私第后
原有灵芝园、敕书阁、纳凉居 。私第东面原有天
师家庙和味腴书屋 。私第以西的院落为万法宗
坛,院内有三大殿,正殿为三清殿,两侧配殿分
别为灵官殿和财神殿 。
天师府保存有众多文物古迹,如元代铸造的
9999 斤重的大钟、赵孟俯手书的道教碑及历代
匾额楹联等 。
龙虎山道观 龙虎山神仙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