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以鱼粉为主要蛋白原配制成的湿性团状饲料喂养鲑石斑鱼小鱼和鱼苗,蛋白质含量分别为40%~50%和54%时生长最好 。以鱼粉及酪蛋白为蛋白原制成干性配合饲料喂养鲑石斑鱼,蛋白质的最佳含量为50% 。石斑鱼肌氨基酸组成的种间变异不大,10种必需氨基酸的组成模式为赖氨酸:亮氨酸:精氨酸:缬氨酸:苏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组氨酸:色氨酸=9.8:9.1:7.7:5.2:5.0:4.9:4.8:3.1:2.6:1.0 。此氨基酸组成模式可为石斑鱼配合饲料配置提供参考 。赤点石斑鱼和青石斑鱼对丙氨酸刺激的电生理阈值分别为10摩尔/升~9.9摩尔/升和10摩尔/升~9.6摩尔/升,明显低于其他鱼类 。
4、这可能与其生活在底层搁浅之间,视觉功能退化,嗅觉功能相对发达有关,为石斑鱼嗅觉诱食剂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前景 。石斑鱼对饲料颗粒大小有特殊要求 。喂鱼时,颗粒饲料的粒径在6毫米以下,颗粒过小食欲不高 。投喂技术对石斑鱼养殖的效果影响很大 。在水温25℃的环境条件下,石斑鱼的消化速度约为20小时~24小时 。因此,南海海域5月~10月石斑鱼每天喂食一次,一般在上午9点~11点进行 。11月~12月、3月~4月每2天喂一次,冬季海水温度下降到20℃以下的3天~4天喂一次 。每次喂食量约占体重的3%~5%,水温适当时喂食量大,水温低或过高时喂食量减少 。
5、在生产中,一般视石斑鱼的摄入状态决定饲养量,食欲减弱时为度 。投饲的一般原则:小潮水流缓水清,水温适宜时多投,反而少投 。日食量一般掌握在鱼体重的8%左右 。每次喂食时,先投入少量,分批慢慢洒出,抢食前批量饲料后洒出,直到喂饱不抢食,为了不浪费饲料和污染环境,石斑鱼决不能吃沉底的食物 。石斑鱼是吞咽方式吃的,饵料的个体大小小于鱼的口径 。饲养应注重定质、定量和定时原则 。池塘养殖中设置饲料台,定点饲养,提高饲料利用率,清扫残留物,保持水质良好 。
五、分档饲养
鱼种放养时要根据鱼体的大小分档次进行饲养 。理论上,个体差异越小越好,但实际操作越困难 。鱼体大小水平差小,摄食均匀,有利于生长 。
六、日常管理
1、选择合理的网箱和鱼排密度,防止缺氧事故发生 。养殖过程中除了饵料外,还要仔细观察鱼的生长、摄食、活动和体色等情况,仔细检查网箱是否损坏,附着生物的数量,定期清除网箱附着的污损生物,使网箱内外的水流畅 。可采用污损生物预防剂、机械清扫和化学处理、饲养污损生物的天敌等方法清除 。定期筛选,保持同一网箱内石斑鱼体规格一致 。鱼类有大鱼压倒小鱼生长的作用和饥饿时自相残食现象,应定期筛分,使网箱内石斑鱼大小均匀 。
2、混养少量鲷科鱼类和杂食性鱼类,具体如下:
(1)可以去除底部的残食和网箱上的污染生物 。
(2)由于鲷科鱼类抢食性强,可以刺激石斑鱼的食欲 。
(3)可充分利用水体空间和饲料资源,提高养殖效益 。
【石斑鱼养殖技术,石斑鱼日常管理】3、加固铁锚和电缆,定期检查网箱损坏情况,确保安全生产 。特别是台风来临前,要加强防御,加强抗风浪措施,做好安全工作,保证生产安全 。定期监测水质,保护养殖环境 。根据国家颁布的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监测养殖用水,有利于石斑鱼的正常生长和肉质美味,防止水质恶化引起的事故 。
- 日常也需要维持有氧运动与肌力运动
- 酵食物已经从配角跃升为日常主角
- 散大蜗牛室内立体养殖技术,饲养土的要求
- 白羽鸡的养殖技术,主要从五个方面入手
- 香猪养殖技术 ,香猪的猪舍设计
- 肉鸡养殖技术,鸡舍的场地选择
- 鲁西黄牛高效养殖技术,种公牛和种母牛的饲养管理
- 驴的养殖技术,驴的养殖前景
- 石金钱龟的养殖技术,附生长习性及疾病预防措施
- 石蛙养殖技术,附石蛙的生活习性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