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阅海最新消息 银川阅海水世界


阅海之夏在宁夏生活、工作已有五十七年的宗西同学,银川是他货真价实的第二故乡 。宗西热爱故乡的西湖,也热爱第二故乡银川的阅海 。去年夏天,他用三首诗对阅海之夏的湖光山色月夜进行了一番介绍,让我们记住了银川的阅海 。
阅海的美景深深地打动了宗西的心田,这位在第二故乡已经生活战斗了五十七年的诗人,早已经把银川的山水融入自己的血液,在他的心目中,阅海是心中最美的“海 ”,兰山是心中最俊的山,所以才能流畅地写出如此诗情画意的诗:
阅海之夏三首一.湖光
翠盖亭亭粉萼红,
蒹葭俯伏沐荷风 。
金波桥孔漾斜照,
短棹轻摇入画中 。
二,山色
雨后兰山阵阵苍,
松涛涌起岫风凉 。
绵延峻岭屏沙障,
百里平畴綠朔方 。
三,月亱
千顷浪平云影低,
连湖初涨柳堤齐 。
银辉乍泄惊鸥鹭,
振翼翻飞塔殿西 。


诗词是最简练的一种文体,诗能用寥寥数语表达心中的意思 。但是,诗词为了修辞的要求,常常会用一些常人不是很熟悉的典故和词汇,所以对常人来说比较难懂 。诗词因为受字数的限制,往往不能把问题说透 。诗词有诗词的格律,不仅十分难写也不容易理解透彻 。为了使人们更好地读懂宗西的“阅海之夏三首”,我们曾尝试把这三首诗转换成了一篇散文 。
记得我上初中的时候,在一次作文时,写了一首“诗”,这首诗当然写得不好,被语文老师称之为是 “散文的分行排列” 。现在,我们反其意而行之,把诗转换成散文,一起看看效果如何 。
散文 阅海之夏


阅海的湖光


“天下西湖三十六”,都说杭州西湖美,殊不知远在宁夏的银川也有一个“西湖”,这个被称为“阅海”的塞上“西湖”真的是非常美 。自古以来,号称“十里荷花,三秋桂子”的杭州西湖,每年的夏日总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银川阅海的夏日也照样不输西湖,七十二连湖碧波荡漾、微风吹拂,阅海上的大片荷花“翠盖亭亭粉萼红”,那碧绿的荷叶如同一只硕大的“翠盖”,亭亭伫立在“海面”上,气势恢宏,一点也不逊色于西湖上的“接天莲叶” 。粉红色的荷花在夏日的热风中摇曳,一朵朵争相在阳光下绽开红彤彤的笑脸 。
诗经中的蒹葭,也就是“海”边随风摇荡的芦苇,在风中俯伏着纤细的身板,惬意地沐浴着从茂密荷田荷叶丛中吹来的风 。岸堤上垂柳轻快地舞动着万千细条,金波桥桥洞里的水面上荡漾着斜阳的金辉 。这个时候正好有一艘小船轻轻地荡摇着短短的船桨,闯入这幅美丽的画图之中 。啊,多美的阅海夏日,这是一幅活脱脱的塞上江南的美景,对久居银川的游子而言,这里早已经是第二故乡了 。


阅海的山色


刚刚颂扬了阅海的“湖光”,当然也不能冷落阅海的“山色”,因为“湖光”与“山色”生来就是一对孪生兄弟,山与水密不可分,相互映衬,互为增色 。瞧,阅海周边的群山,层峦叠嶂,若隐若现,那就是著名的贺兰山 。岳飞气壮山河的“满江红”中有“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的豪志 。雨后的贺兰山啊更加雄奇,苍翠的群山时隐时现,座座山头上的松林一棵棵都像是坚强的战士,挺立在山岗尽心守护着一马平川的银川平原,松林阻挡了来自腾格里沙漠的黄沙,为宁夏带来一片绿色 。万千松树林中涌起阵阵山风,大大改善了塞上的气候,三北防护林就像是一道固若金汤的屏障,绵延在贺兰山的群峰峻岭之上,造就了“ 百里平畴綠朔方”的人间奇景 。现在,银川平原百里良田早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塞上江南”,昔日苍凉的西夏故地绿了,成了祖国西北大地上的一颗闪亮的明珠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