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工触山风水


相信大家一定听过共工撞倒不周山 , 天河水落入人间引发洪水泛滥 , 女娲炼化七彩石补天的神话故事 。这篇文章 , 军师将给大家介绍一下共工怒触不周山的真相 。
在我国的上古神话传说体系中 , 共工是一名水神 , 因为和颛顼在争夺帝位时失败 , 他愤而撞倒不周山 , 造成人间洪水肆虐的惨剧 。然而从研究上古时期的史料中可以发现 , 共工不是单指一个人 , 而是上古部落共工氏的人格化 。

共工触山风水

文章插图

在《左传》中就有记载 , 在黄帝统治时期 , 共工氏以善于治水而闻名 。然而到了尧舜统治时期 , 共工氏因为作恶 , 其与三苗等部族被舜帝列为天下"四害" , 受到华夏部落联盟的排斥 , 被驱逐到了天寒地冻的幽州一带 。
考古验证共工氏被流幽州属实
尧舜统治时期 , 在我国历史时间线上属于原始社会末期 , 这个时期也被称为龙山文化时代 。生活在中原地区的炎黄部落后裔(尧舜)对应中原龙山文化 , 山东东夷族后裔则是对应山东龙山文化 。
考古人员发现 , 在中原龙山文化和山东龙山文化之间 , 存在着一个特殊的文化类型——后岗二期文化 , 大体位置在豫北狭长黄河地带 。后岗二期文化其实也属于龙山文化 , 不过它有自己的一些特征 。
然而让人奇怪的是 , 在龙山文化向中国第一个封建王朝——夏朝早期的二里头文化转变时 , 后岗二期文化却消失不见了 。随着现代的考古挖掘 , 考古学家在辽西一带发现了那一时期的夏家店下层文化 , 其是后岗二期文化的后续 。
【共工触山风水】有了这一发现 , 就可以证明 , 尧舜禹部落时期在向夏王朝转变时 , 豫北一带有一个部族迁徙到了辽西一带 , 也就是古时的幽州 。而这个部族正是被华夏部落联盟驱逐的共工氏 , 另外在《战国策》中也有"禹伐共工"的记载 。
共工触山风水

文章插图

这里还有一个问题 , 共工氏身为炎帝后裔的一支 , 是华夏正统后裔 , 其擅长治水 , 在后世甚至被神话成水神 , 那它为什么会被华夏部落和东夷部落共同驱逐 , 而被迫远迁幽州呢?共工头撞不周山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故事?
神话故事背后真相
在上世纪90年代 , 考古人员在河南在辉县孟庄一带发现了面积将近4500平米的新石器时代城市遗址 。在这里 , 考古人员挖掘出了大量后岗二期文化时期的物品 , 这说明共工氏当年就是在此生活的 。
在这里 , 考古人员也发现了共工氏被华夏联盟驱逐的原因 。在遗址的城垣内有宽6-8米的壕沟 , 要知道在辉县以及辉县下游 , 在上古时期都是受洪水影响的区域 , 当年大禹治水正是在辉县下游的鲁西南地区 。
位于上游 , 共工氏却筑起深沟高壑 , 虽然自己部族免于水患 , 却加重了下游其他部族的水患 。在《国语》中有过记载:"共工壅防百川 , 堕高堙庳 , 以害天下 。"正是凭借共工氏损人利己的治水方式 , 在上古大洪水时期 , 共工氏受灾最小 , 才后世才被称为水神 。但也正因为共工氏如此做 , 才被华夏部落联盟驱逐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