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淮滨县新里镇董竹园村,连片的鱼塘里波光粼粼,觅食的泥鳅翻腾跳跃,农民陈炳森笑容满面,正给池塘里的泥鳅喂自制的饲料:“这些泥鳅可是我脱贫致富的宝贝,我要呵护好哩!”
以前,陈炳森一直在外务工 。一次,看到网上说泥鳅含有多种维生素,有“水中人参”的说法,特别适宜身体虚弱、老年人及心血管疾病患者食用,陈炳森便产生了养泥鳅的想法 。考察了解市场后,陈炳森赴广东、湖南等地学习泥鳅大密度生态养殖技术 。
2010年,他投资60余万元,在家乡租赁30亩田地挖成池塘,引进了台湾鳅,开始“大干” 。但泥鳅对环境比较挑剔,饲养技术苛刻,养殖伊始,由于缺乏实践,技术并不成熟,陈炳森养殖的泥鳅要么死亡,要么被鸟和蛇吃掉,10万尾台湾鳅幼苗存活率仅有30%至40%,当年便赔了5万余元 。
成功道路不会一帆风顺,陈炳森不气馁,也渐渐摸索出门路: 利用台湾鳅和当地泥鳅杂交出不钻洞、成活率高、适合本地养殖的泥鳅,自繁自养 。用豆腐渣、鱼粉等配成高蛋白的饲料,发酵后每天早晚准时进行喂养;最关键的是把握好水温和PH酸碱度值,如果养殖用水不达标,饲料的配方不合适,会导致泥鳅烂嘴、白头甚至死亡 。边学边干,不断总结调整,他终于得心应手,泥鳅被他照料得相当好 。在池塘四周围起了尼龙网,预防天敌 。还购买了一套测水温水质的设备,坚持每天测试,存活率提高至90%以上 。
由于采取生态养殖,陈炳森养出的泥鳅肉质细嫩,营养丰富,销路不愁 。“每批泥鳅亩产700斤,一年一批,市场价为18元/斤,一年可赚30多万元 。”陈炳森在池塘边和笔者算了一笔账 。
陈炳森攻克了稻田养殖技术,准备和拥有2000多亩土地的该县种粮大户谢时营联手,在全县推广稻田生态养殖,采取“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形式,和老谢分别就生态泥鳅生态粳稻对社员进行统一供苗、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饲料、统一管理、统一销售,带领全县农民共同脱贫致富 。
“一人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是富 。”陈炳森致富不忘乡邻,用小小泥鳅为农民“钻”出了脱贫致富的大道 。
【阳宅风水吉凶流年断法 陈炳森 风水】信阳日报报晓风客户端记者 韩 浩 李 鹏 夏训巍
- 鬼谷子风水篇第四讲
- 什么人适合养狗风水学 风水最好的狗舍在哪里
- 探病忌日化解 风水探病忌日有哪些
- 住43层风水好吗
- 求职成功的风水
- 重庆著名风水排名榜
- 如果一家酒店被垃圾包围风水好嘛怎么办
- 剑的摆放在风水上有什么讲究
- 李双林峦头18讲 陈炳森 风水
- 风水最好的四个城市衡阳在哪里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