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Stellantis的“2030战略”中看现在的“合资困境”( 二 )


合资困境:控股“向左”、产能对第三方开放“向右”
在发布“2030战略”的PPT当中,Stellantis阐述了对中国发展的期望,除了引发业内讨论的神龙“两室一厅”的模式之外,还对广汽菲克提出了Jeep打造成第一越野SUV的目标。倘若Stellantis顺利获得广汽菲克75%的股份,那更原汁原味的Jeep品牌将与更多中国消费者见面。
同Jeep品牌相比,雪铁龙和标致的打法更为干脆。从品牌属性上而言,雪铁龙在中国的品牌形象更为亲民,由中方主导既能发挥这一亲民的优势,又能更好的融合中国市场,而对于标致品牌来讲,其更运动、更法式的品牌属性也将为其建立起更高的品牌形象,更为值得一提的是,欧版508和308已经在国内现身,这两张人气极高的牌怎么用,将为标致接下来在华发展指明方向。
 

从Stellantis的“2030战略”中看现在的“合资困境”

文章图片
 
不论是控股Jeep还是将雪铁龙和标致分而治之,都将极大的减少股东双方相互扯皮的现象,进一步提升品牌运行效率。
如果说增资广汽菲克与神龙“两室一厅”的股权变革提升的是效率,那“产能向第三方开放”可能就是立竿见影的开源、节支之道。去年到今年,一方面Stellantis关闭广菲克广州工厂,另一方面,神龙武汉三个工厂也进行了“主动瘦身”的“三合一”产能整合,,这样接二连三的举动极大的降低了运营成本。
更为值得一提的是,在刚刚发布的“2030战略”当中,Stellantis计划将神龙现在的武汉工厂、成都工厂对第三方开放,看起来是希望想通过盘活闲置产能、提高产能利用率,从而提升生产效率、降低制造成本。
这个想法堪称绝妙,但实际操作来讲,对谁开放?如何开放?又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据乘联会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年底,全国乘用车产能合计4089万辆,产能利用率为52.47%,处于严重产能过剩的状态,换句话而言,神龙能够拿到“产能合作”的品牌并不多。而从整个Stellantis和东风汽车两大股东的角度来看,神龙为股东双方其他品牌代工的概率更大,例如前一段盛传的欧宝等。
 

从Stellantis的“2030战略”中看现在的“合资困境”

文章图片
 
此外,据相关资料显示,神龙现有两个工厂的规划产能分别为16万辆和24万辆,对当下的神龙而言40万辆的产能布局的确有些冗余,但神龙正处于快速上升的轨道当中,今年神龙定下了17万辆冲击20万辆的销售目标,倘若神龙能够保证这样的发展态势,用不了多久将重新回归年销三四十万辆的水平,届时“对第三方开放”也就成了一个伪命题。
从当下的状态和追求经营效率的角度来看,Stellantis要求神龙向第三方开放工厂的做法并非不可理解,毕竟盈利是衡量一个企业发展的最重要标准,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里,能赚钱的才是王者。可对于中国汽车行业和普通消费者来说,到底什么样的车企、什么样的品牌、什么样的车才是真正应该留下来的呢?这是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
【注意:文章版权归属汽车公社,严禁未经授权私自转载,否则追究法律责任,需转载请联系官方微信号:汽车公社】
【从Stellantis的“2030战略”中看现在的“合资困境”】 
0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