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关风水




山海关风水

文章插图



山海关 , 位于燕山和渤海之间 , 地处辽西走廊的交通咽喉地带 。明洪武十四年(1381) ,  明王朝为了抵御蒙古贵族骑兵的入侵 , 派大将军徐达修建长城并在这里创建城池关隘 。从此 , 山海关成为历史上闻名中外的军事战略要塞 。


明洪武十四年(1380), 徐达率众将士1万5千余人 , 经多日行军来到东北军事重镇——迁民镇 , 这是明朝政权建立不久的又一重大举动 。
迁民镇就是后来的山海关 , 当时 , 它是大明朝东北军事重地;南临渤海、北依燕山、中间狭小通道 。在这里建关设卫 , 成为御敌于国门之外的最佳关口 , 有一夫当关 , 万夫莫开之势 。
那时 , 迁民镇以西、以南的地区经常遭到蒙古贵族骑兵的侵扰 , 百姓不能安居乐业 , 经过数年的兵荒马乱的战争 , 这个地区的老百姓已经非常厌倦了有狼烟战火 , 他们渴望和平、安宁的生活 , 盼望大明一统天下 。


山海关风水

文章插图



而当时明朝的统治者也非常需要国力的恢复、和平的建设 。可是跑到了塞外的元顺帝和元将张士诚之弟张永诚勾结蒙古贵族 , 借蒙古贵族早就垂涎中原的梦想 , 图谋反明复元 , 就在这关键时刻 , 已经官居右丞相的魏国公徐达提出了一个“高打墙、拥重兵、拒敌于国门之外”的建议 , 得到了大明皇帝朱元璋的赞同 。明洪武十四年(1381)正月 , 明太祖朱元璋下决心在永平府境内“高筑墙 , 重修长城 , 增设关隘” 。并亲派大将军徐达全权操办此事 。


山海关风水

文章插图
徐达像


徐达受命 , 在永平府靠塞外的崇山峻岭中修筑长城 , 并在长城线设立了界岭口等32处关防 。第二年12月 , 徐达在迁民镇建关设卫 , 并定名“山海关” , 建制“山海卫” 。
徐达在修这一一段蓟镇长城时 , 为什么要在这里设卫筑关?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地理的原因 。山海关一带“天开海岳”北部是巍巍燕山 , 南部有滔滔渤海 , 东有欢喜岭 , 西有大石河 , 地理位置实属特殊 。二是山海关一带过去曾设过古关 , 不过这个古关的位置不在山海关 , 而在现在抚宁县的榆关镇 。当大将军徐达于洪武九年(1376) 勘察旧燕山长城抵海的线路时 , 被迁民镇“大山北峙 , 巨海南浸 , 高岭东环 , 石河西绕”的地理位置深深打动 。这里有“地形险要” , “ 天造地设”一般 , 极具军事价值 。他下决心“革所设卫”.于洪武十四年(1381) 九月在此设立了山海卫 , 紧接着于当年的十二月又在这里“筑城为关” 。有的人认为徐达看中迁民镇在这里筑关 , 还有第三个原因 , 那就是明军在这里刚刚打了一个大胜仗 , 生擒北元重要官吏平章完者不花 。这里不仅是一块战略要地 , 也是能打胜仗的一块风水宝地吧 。


山海关风水

文章插图
山海关复原图


明长城是其大明朝北部边疆防御体系的主干 , 其修建目的虽是为了进行军事技术防御 , 但其建筑之宏伟壮观 , 令人叹为观止 , 是世界历史上最为伟大的工程之一 。而长城东端山海关 , 则是明长城的“精点”之作 , 它为明代各朝在防御蒙古贵族军队和关外后金兵的侵扰 , 保卫京城的安全 , 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 。真可谓是:浸海伏山关隘固 , 千秋不负显功名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