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虎跳墙葬什么位置 猛虎跳墙的风水葬法是什么


位于上杭县临江镇城东村东侧新建汀江大桥接线立新路北侧有二座700多年历史的宋末爱国将领郭三十武工及其儿子的古墓 。
一、古墓的历史价值
1、元初郭三十武功古墓,坐落于县城东北边三角塘(古叫枫林头乾湖坑 。郭三十武功(1252-1318)是上杭县开县功臣、古矿业先驱郭福安的第九世后裔,是宋末民族英雄文天祥丞相抗元大将军,为保宋抗元曾带领子侄率军一路征战,转战福建、江西、广东各省,作战英勇顽强,足智多謀,后人评价其“资性果敢,秉质魁梧,见义必为,不辞锋镝” 。
2、郭氏古谱都对三十武功有过详细介绍,其中清县令(进士)范泰元对郭三十武功介绍道:“传至九世,有三十武功者,以功加都司,当恭端之季,师事文山,奔走御侮,”经“长征恶战,”由此可见,他带兵抗击外族的侵袭,是一代完美抗元英雄 。
3、刘佐(上杭稔田人)是明朝隆庆元期间南京、贵州道御史 。明万历丁酉年,他为三十武功撰写墓志铭 。这篇墓志铭载清同治版《上杭县志》卷之十(P667-668)) 。他在文中对郭氏先祖三十武功当时“身为殉国而危”“名以晦功而隐”寄以深切同情与尊敬 。他还把三十武功比作春秋战国时的“吴延陵季子”,就是史书上说的吴季子(古有‘南陵北孔’之说),赞扬他的家国情怀、和谐守礼、诚信谦让、淡泊名利的优秀品德,评价相当高 。
4、《上杭县志》中郭三十武功墓志铭是唯一的一篇墓志铭,有较大的史料研究价值 。
二、郭氏九世祖三十武功墓志铭:
呜呼!此太原季子自轶其名,藏衣冠于宋后明前几三百年所 。后人繁盛,金玉其殖而重瘗之,表为宋郭氏九世祖三十武功墓也!公生宋季,蚤有奇人之目 。既而,海飞星动举世龟毛而兔角,谁复念赵氏一块肉者 。文山所为痛泣于遗老,蜂蚁故交豺狼也!公特起而师事文山,奔走御侮,则犹然灭此朝食之性,激发不衰长征恶战、惶恐零丁之日!脱而天不助丑,星不殒于崖山,舟不覆于港飓,车不北于燕陛,其卷土重光兴复有宋,为七闽壮臣节,何必李忠定公已邪!乃不获志,仅免只影于蒿蓬,碧寸丹于垅岛,身为殉国而危,名以晦功而隐 。呜呼此延陵季子之墓,则呜呼其太原季子之墓,诚未见其不可耳!志时纪年在万历丁酉岁一之日,去公前葬日越二百七十余年,再传一十四世,自远移不及会葬外,其在汀属郡邑冠冕州里者已以千计 。以本年季冬之吉,拾葬公暨林孺人于原穴,乾山巽向,其地为枫林头乾湖坑,其形胜则猛虎跳墙,其穴则鼻息 。葬之前一日,其嗣孙中有文学之祥者,持其上世行籍走余乞志 。余忝豸班,不能探前修高行入告今上,余负辠矣!其敢谢不文,以重晦于后来?
谨铭曰:血化碧兮坵之垅,潭水湛兮山有枫 。身名晦兮魂毅雄,殉君殉师将何从?帝咨吉气卫高封,十千绳振偿孤忠 。
【猛虎跳墙葬什么位置 猛虎跳墙的风水葬法是什么】[墓志铭译文]:呜呼!这是太原郡郭氏季子(季子指排行最幼之子 。太原郡郭氏季子——太原季子,与后文之古贤延陵季子相呼应和类比)隐姓埋名,葬于元代,至今近三百年的所在啊 。后人繁盛兴旺,拾其骨殖盛以金盎而重葬,昭示为宋人郭氏九世祖三十武功墓!郭公生于宋代末年,自小面目清奇不凡 。后来时局巨变,陵谷沧桑,大海飞天、恒星移动,乌龟长毛、兔子长角(悉指匪夷所思之变)……谁还顾得上赵氏皇家的一块骨肉啊?文天祥(号文山)的悲壮义举,让故宋遗老痛哭不已,但老百姓还是如蜂蚁一般降附于凶恶的豺狼政权!郭公正是为此起兵,效法、追随文天祥,奔走抵御外侮,以不杀光敌人决不罢休的英雄气概,激发自己长途征战的决心和意志,直至在惶恐滩、零丁洋悲壮收场!倘若天不助丑类(指蒙元),帝星不殒落于崖山,战船不被台风倾覆于港口附近,(文天祥)不被俘而解送至元大都面见宋恭帝(宋恭帝已降元,元廷派其劝降文天祥)……则郭公等卷土重来光复大宋,大壮七闽臣子气节、声威者,又哪里只是李忠定公李纲(闽北邵武人)呢?郭公最终没能实现抱负,只好孤独地隐于荒野,碧血丹心寄于畎亩孤岛,人身因为为国报效而处于危险之中,名号则为掩盖功勋而埋没 。赞叹尊崇古贤延陵季子之墓,则同样赞叹尊崇太原季子之墓,这实在没有什么不可以啊!作此志时,纪年在万历丁酉之初,距郭公上次安葬之日已过了二百七十余年;郭公传下,已有一十四世,除了移居远在外地,无法出席重葬典礼的之外,郭公后裔在汀属各县有身份者已以千计 。在当年冬末的某个吉日,拾葬郭公以及林孺人于原墓穴 。墓穴位于山之阳,坐西北朝东南,地名叫做枫林头乾湖坑,地形风水上佳,为“猛虎跳墙”形,墓穴正好在虎鼻之处 。葬之前一日,郭公裔孙中一位品德和学识俱佳者,带着记载其祖上功绩的资料到我这里希望给写一篇墓志 。我有愧于位列御史台为官,不能亲自前往探视,并把郭公高行义举写成文呈送当今皇上,我有罪啊!又哪敢推辞写志表彰,以至于让后世子孙也看不见先人之光辉?谨作铭曰:碧血丹心啊化作山丘畎亩,潭水清澈啊山上有枫林 。隐藏身与名啊却掩盖不了君子弘毅之英雄风范,报效君主为国牺牲的人该有什么地位呢?上天赞叹、保佑,封以吉祥宝瑞之地,千千万万后人起而效法,以报答孤独的忠魂!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