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卧底在上海播毒 有卧底在上海播毒?实为环境采样

近日,有一条短视频在网上流传,有人认为是卧底在上海把阳性抗原采样棒涂抹在环境中“播毒”,但实际上,视频发布者已经澄清该视频内容为防疫人员在进行环境采样,那么接下来大家就和见闻坊小编一起了解一下有卧底在上海播毒?实为环境采样,上海新增2573例本土确诊 。

有卧底在上海播毒 有卧底在上海播毒?实为环境采样

文章插图
有卧底在上海播毒?实为环境采样
近日,微信圈群流传一则短视频,一名身着防护服人员用棉签棒在走廊多个区域进行涂抹动作 。圈群聊天记录显示,有人认为是“有卧底”把阳性抗原采样棒涂抹在走廊“播毒” 。也有网民截图反驳,认为是工作人员在环境采样,有将棉签头在试管里掰断的细节 。
上海辟谣平台搜索了短视频标记的账号,视频发布者已经更新视频并主动澄清,“谢谢搜索关注的朋友,上一条视频明明是医护人员尽心尽责环境采样,被有心之人恶意散播谣言投毒 。麻烦看到恶意传播者帮忙举报 。”不少网友建议他,在分享视频时加上文字说明,避免被人恶意转发 。
视频发布者坐标为湖北武汉 。在回复网民时,他表示,4月9日的视频为他所在的武汉江岸区一小区防护人员进行环境采样的情况 。据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官网4月12日通报,一例无症状感染者正居住于该视频发布者所在的小区 。
为何小区封控后还有阳性?
14日上午举行的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吴寰宇解释了小区封控期间不断出现阳性感染者的原因:
一是筛查数据有一定的延时 。核酸筛查工作量很大,检完后如果发现有阳性混管,还要单采单检复核,对检出的阳性人员,要进一步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收集准确的相关医学信息、个人信息,同时还要完成上报审核等工作 。
二是存在家庭聚集性传播 。造成本轮疫情的毒株是奥密克戎BA.2变异株,具有隐匿性强、传播快的特点,我们观察到的潜伏期大多为3-5天 。家庭内传播是当前主要的传播途径,一般来说,家庭内发现1名感染者时,往往其他家庭成员可能已被感染,但尚处在潜伏期内,会在后续的筛查中被陆续检出 。
三是在全域静态管理阶段,虽然居民足不出户,但仍有很多物资在流通 。如果存在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不排除接触后造成感染 。
有卧底在上海播毒 有卧底在上海播毒?实为环境采样

文章插图
上海市民“核酸码”为什么扫不出来?
4月9日至12日,陆续有上海市民和基层居委会干部向中青报·中青网采访人员反映,上海新启用的“核酸码”不好用 。
有市民反映,自己明明居住地在A处、且在A处检测核酸,核酸码却显示其核酸检测地点为户籍所在地B处,自己多次被B处居委会电话问询;有居委会干部反映,小区按楼栋安排居民进行核酸采样时,有较多居民的核酸码扫不出来,导致核酸采样团队不得不手动输入居民信息和地址,给小区核酸采样工作带来诸多不便 。
为此,采访人员采访了上海市大数据中心党委副书记邵军,他对“核酸码”出现故障等问题进行了回应 。
邵军介绍,上海市大数据中心为了进一步优化全市核酸检测流程,才在4月9日基于“随申办”推出“核酸码”服务,配合新的核酸检测一体化系统,将现场采样登记主要方式调整为通过“核酸码”或直接扫身份证进行登记 。4月9日“核酸码”系统上线以来,确实曾出现过一些问题,目前问题已经基本修复↓
一是“核酸码”登记信息不全的问题 。据介绍,用户出示“核酸码”时,检测系统采集端App基于“核酸码”核验接口,直接获取了上海“一网通办”用户实名注册信息,其中包含用户姓名、身份证件号及联系方式等 。此外,检测系统自动补充用户采样点信息,便于阳性病例溯源 。同时,采集端App可提供手工录入方式对用户信息进行补充、完善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