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名字笔画风水解析


笔画符号是有意思的、有象有形、有色彩的图画,点线条段与颜色是人类认知笔画逻辑符号语言的基本要素 。笔划横竖撇捺折属于图形符号,是有道理的、有组合规律的、有笔划规则的、有象征意义的形式逻辑语言 。笔划反映着抽象形式逻辑一阴一阳之谓道的辩证逻辑关系,笔画反映着整体具象逻辑 。
一丨丿丶既是笔划,也是笔画 。○SV属于笔画,不是汉字的笔划 。囗是三笔畫、一笔画,笔畫是汉字的基本单位 。人的笔划一撇一捺表示一阴一阳,大的笔画一表示阴阳合一,一阴一阳两笔划重合为一笔畫,笔划是文字的基本单位 。笔画符号属于象形会意的识读单元,笔划符号是形声指事符号的识读单位,字根符号是形声会意的识读单位 。
简体字自古有之,古人写繁体字是因为繁体字与简体字的字根字形不一样,所以意思不一样 。所以识读文言文字可以读字根辅助辩义,识读汉字只能整体认读,识读文字可以看图说话,文字主要有以下四类:一是图像物象文字 。看图像画得像什么,看形状、看形态、看形像,这属于象形法,画的是什么物就指什么物,不能引申指事指理 。二是图画象形文字 。看图画先形容画的是什么、再指出表示什么意思,既有形意,又有寓意,这需要多转一个弯,也就是比喻意或引申意,会意时在形容词中选择关键词进行比类合谊,这属于笔画象形会意识读法 。比如甲骨文“女”象跪着的人,“跪”比类合谊为“贵”,表示贵族 。象形不作引申,会意比类合谊表示比喻、同一类型比较作引申,善于运用同音字假借、同义词转注、谐音近义词作比较 。三是图象符号文字 。看图象反映的是什么事,属于形声指事识读法 。四是图形符号文字 。看笔划图形的道理、逻辑符号的意义,属于笔划符号指事、图形符号会意法 。
汉文字的笔划逻辑符号涵义应当顺承天经地义,不能引用东汉之后的经文释义,因为汉文字产生的时间在东汉 。比如“一阴一阳之谓道”是《易经》之道义,“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是《左传》之义,“三,天地人之道也”是《说文解字》释义 。对照《易经》与《左传》来理解“三”这个文字,“天之道”对照《左传》可以指“天之经也”,对照《易经》可以表示思想天地一阴一阳之谓道的辩证逻辑关系,主要反映人类社会思想财富、人们思想认识与文化知识理念 。“地之道”对照《左传》理解为“地之义”,对照《易经》可以表示自然天地一阴一阳之谓道的逻辑规律,主要反映人们认知物质世界、认知万物、改造自然、创造物质财富之道 。“人之道”对照《左传》理解为“民之行”,可以表示民族社会天地人事物一阴一阳之道,一动一静之现象,主要反映民众社交活动与情感交流活动的思想道德观念,这是处理人事物之间的关系 。最简单的理解方法是“天地人之道”可以指人类社会或个人的道德观、道理观、道义观,建议不要把“天地人之道”理解为虚无缥缈的道太玄论 。
“天地”主要是指思想天地、自然天地、社会天地 。思想天地之道是指思想逻辑思维一阴一阳之辩证逻辑关系,自然天地之道是指物质运动与静止的规律、物质的本质与逻辑,社会天地之道是指人、事、物之现象与道理 。自然天地只论物不论事 。社会天地谈人事物,谈天之事、地之事、人之事、物之事 。思想天地什么都在谈,讲道理、讲道德、讲道义 。这是《道德经》、《易经》、《左传》等四书五经所阐述的思想三观,我认为这才是辩证的、科学的、唯物的、民族的哲学思想体系 。“一阴一阳之谓道”的逻辑关系包括一分为二之矛盾对立统一律、一分为三才之位观、一分为四类现象、一分为五行属性、一分为八卦类别 。老阴转少阳,阳盛阴衰,本来就反映着质变与量变的规律,所以我们本来就有看更加完善的、完整的、科学的、辩证的哲学理论体系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