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风水最好的地方】

文章插图
祠堂,记录着家族的辉煌与传统,也是民族悠久历史的象征和标志 。在高州市雷垌村良艺村就有一座始建于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的良艺冼公祠,至今已有455年的历史,虽然历经沧桑,但是在相关部门和冼氏后人的传承、保护下依然保存完好 。日前,这座祠堂成为了第九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

文章插图
精美古建筑艺术引人观摩借鉴
雷垌,古高凉地区冼氏发源地,境内有多个冼夫人有关的历史文化文物、遗址和纪念性古建筑,包括良艺冼公祠、仲芳冼公祠等 。其中,良艺冼公祠因建筑风格独特、工艺精湛、古朴大方,先后被评为高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茂名市文物保护单位,同时吸引了国内外广大建筑学者前来考究 。
据祠碑刻记,良艺冼公祠始建于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重建清朝道光元年(1821年),光绪年间重修,是雷垌冼氏磊山后裔为纪念自己的祖先而兴建的祠堂 。
良艺冼公祠坐西北向东南,原为五间三进两侧廊,吸收了珠三角地区以青巷相隔的多路建筑布局,在用作村中小学时拆除第二进拜庭,现存首进和三进,总面阔24.4米,进深31.5米 。其中,首进檐楣还保留有一块木雕封檐板,整体做出褶皱的帐檐(又称帐额)状,上面雕刻缠枝花卉,雕工精细,是祠内最具艺术价值的构件之一 。另外,公祠前后对称,分别为头门和后寝堂,面阔无间,明间和左右次间相通,两侧各为厢房,厢房前接左右廊庑,中间是一个大天井,仍然保留了第二进的台基和踏道 。
公祠建筑融合了粤中、粤西建筑风格,为青砖木结构,抬梁与穿斗混合梁架和密排式檩架,硬山顶,局部运用跨度较大的砖拱承重结构,覆以阴阳铺砌的灰瓦,中轴为人字山墙,陶塑垂脊翘起作凤尾伸展蜷曲状,左右为马头墙,前端饰以夔龙纹 。正脊两端也各有灰塑夔龙装饰 。山墙两边、正脊基座下、墀头等处有灰塑装饰,多见花卉、祥云吉祥图案和福禄双喜字样 。
冼氏第十四代后人冼绍胜说:“由于祠堂有较好的历史文化,建筑艺术研究价值,常常有建筑学者、大学生、纪录片拍摄者专门来这里一睹祠堂风貌,祠堂的风火墙更是让他们赞不绝口 。”风火墙位于祠堂四周的上方,高低错落有致,雕花简朴素雅,配有吉祥瑞兽,独具岭南高州一带的地方特色 。

文章插图
几经变迁成省文物保护单位
记者了解到,解放前良艺冼公祠为村中私塾,称为“小学堂”,1949年后为茂名县第十九区小学校址,1962年小学迁离后为雷垌大队林场、采育场 。79岁的冼郁豪自豪道:“以前我也在这念书,现在村里70、80岁的老人多数在这念过初小 。”(注:“初小”指的是初级小学,指小学一年级至四年级)
跟随冼郁豪的脚步,记者环绕了良艺冼公祠一圈,发现祠堂内的植物长得特别葱郁、浓密 。原来,这里还是一个保平安、人才辈出的风水宝地 。“之前有个小孩从祠堂旁那棵很高的树上摔下来,没想到一点伤都没有 。”冼郁豪一边指着祠堂墙外一棵高大的树一边说 。在祠堂的三进,整齐地摆放着冼氏世代的牌位,牌位上记录着每一位先祖的名字等 。冼郁豪表示,这些先祖中有不少名人和官人,他们曾做出过杰出贡献 。
这些年,良艺冼公祠也经历了风风雨雨 。在林场解散后,祠堂荒废了一段时间,直至上世纪90年代初交由冼氏族人管理,成立了良艺冼公祠管理委员会,负责祠堂日常管理工作,其中冼绍胜为委员会主任 。
- 蒋母墓道的风水
- 虎头鲨风水讲究
- 天后宫是什么意思 风水上的天后宫是什么
- 风水上门窗大小有没有要求 风水上门窗如何设计的
- 风水交流会的开场白怎么说
- 果树施什么肥料最好
- 快递最晚可以几天不拿
- 字号怎么取
- 九月种什么菜蔬菜最合适
- 世界上最大的马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