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大师,程老师


龙,华夏民族的图腾 。龙城,中国龙脉的龙眼所在 。太原许坦东街的抱鼓巷一带,则为龙城之龙眼 。踞龙城而带九州,横京都而跨周口 。
中国龙脉源自昆仑,西北延伸为天山、祁连山、阴山;北有阿尔泰山,伴行贺兰山、大小兴安岭、长白山;昆仑西北、西南,唐古拉山、喜马拉雅山、横断山等山脉 。昆仑龙脉处于南北山脉中间,向东伸展龙姿,到中原,东有六盘山、秦岭;偏北有太行山;偏南有巫山、雪峰山、武夷山;向南是南岭;另有五岳:北岳恒山、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南岳衡山,再有黄山、台湾玉山、峨眉山,分看各为群龙,合为中华巨龙 。
巨龙之龙眼,一京城,一龙城 。
太原,别称并州,古称晋阳,也称龙城 。东晋十六国的刘渊、石勒、慕容燕、苻坚;五代十国的后唐、后晋、后汉、北汉,隋末李渊、李世民;或发迹于晋阳,或以此为国都 。龙兴太原,名声显赫,传为“龙城” 。
太原公子李世民,即唐太宗,深知龙兴之地龙脉之重要,刻意保护唐帝国的腹脏地区,封太原为唐王朝的“北都”、“北京” 。其时,太原为唐之副中心,经济大发展,政治地位高,战略位置显 。为求千秋万代,可谓用心良苦,开唐之初,征战略平,即派薛仁贵长子薛讷镇守太原(河东节度使),其后的安禄山、李光弼、李克用、李存勖都曾为河东节度使 。薛讷精心保护龙脉,有勇有谋,忠于职守,修营建寨,民称其为“龙保军” 。驻地商贾往来,渐成村落,是为当今“龙保村” 。
龙保村西南,即许东村、许坦东街 。许坦的由来,亦为传奇 。
旧唐书及当地传说如下:许坦,10岁出头,就和父亲一起上山采药,突然窜出一只饥饿的猛虎,扑倒许坦的父亲,并往林子里拖拽,小许坦全无惧色,手持木棒,勇敢地和猛虎搏斗,打跑猛虎,救回了父亲 。唐太宗听闻后,大加称赞 。其后,封赏许坦,移龙城、居要地,即龙脉龙眼附近,其村名许坦村 。旧唐书记载:太宗闻而谓侍臣曰“坦虽幼童,遂能致命救亲,至孝自中,深可嘉尚 。”授文林郎,赐帛五十段 。
龙脉龙眼的又一证明:殷商时,太原为古国北唐,考古学家在太原许坦村一带,发现了商代的文化遗址,定名“许坦型文化” 。史传太原的肇始者台骀,因治理汾水、开拓了太原盆地,被尊为“汾水之神”,即择风水宝地许坦之东而居 。
依山构筑,傍河而居 。水者,财也 。山者,势也 。风水师程先生指出,永祚寺的双塔,两峰插天,恰是龙角,龙头向东山方向,龙眼应在许坦之东 。许坦之西,即为三晋最高学府——山西大学 。有财、有势、有文,绝非偶然,非同凡响 。
汾河之神所居,名将贤士之所守,地名、传说、史书之所证,风水名家之所指,汾水绵延,东山为踞,龙保村南,许东村、许坦东街、抱鼓巷一带,当是传说中的龙脉龙眼 。
龙生九子,九曰椒图,形似螺蚌,喜好闭合,演化为抱鼓石 。三晋名门,官宦士族,大户宅院,家家门侧抱鼓石,用以看宅护院,镇邪守福 。抱鼓石形如龙眼,抱鼓石源自龙城,即抱鼓巷之来历 。
俯瞰并州,纵观龙城,汾河绵延,贯穿北南,东山西山,如垣环卫 。晋水之阳,享不尽天眷厚爱;山川形胜,得上天独厚钟情 。波光勾画,正是龙马飘逸身躯;峻岭映衬,果然金麟灵动点睛、风水宝地、龙兴之地 。祖先德厚,儿女福长 。龙城物华而天宝,三晋地灵人自杰 。曾经威武文明冠神州,依然忠孝诚信传天下 。古城古韵古意时时盎然,晋山晋水晋人代代风流 。
神州龙脉古并州,华夏龙眼抱鼓巷 。文:马保真 2016年?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