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 , 迷上在游戏中寻找“真实感”了?
“在虚拟世界中寻找真实感的人脑子一定有问题”
当你对游戏/电影中的某个桥段的真实性产生疑问时 , 通常都会被类似的回答或者表情包给怼回去 。 为了让艺术作品更受欢迎 , 进行一定的“加工”已经成为了许多创作者之间的共识 。 但在这样的大环境下 , 有人却像买瓜的刘华强一样 , 要在这些桥段中故意找茬 。
例如在射击游戏中大家会特意追求的“爆头” , 在这群“专家”的眼中其实并不真实 。 通过射击人体的躯干部分 , 来保证命中率才是大多数实战中的情况 。
文章图片
图源:B站@反手摸你穷字幕组
至于许多二战战争片中 , 角色操纵机枪疯狂扫射的镜头就更假了——如果你在当时的战场上一直扣住扳机的话 , 机枪的枪管会因为得不到冷却而迅速熔化...
文章图片
图源同上
虽然这类将艺术作品与现实进行对比的“科普”视频 , 有点在“鸡蛋里挑骨头”的味道 , 但大家却对此表现出了不小的兴趣 。 在这类视频的发源地油管上 , 除了动辄几万甚至几十万播放量的新内容外 , 你也能找到不少破千万播放量的“经典老番” 。 而在评论区中 , 大家的态度全都是赞赏与肯定 , 平时经常能见到的“杠精”在这里则成为了“稀有物种” 。
文章图片
这类视频在油管上并不冷门
实际上 , 这类“专家点评”视频 , 作为一种科普的新形式 , 早在三四年前就已经出现在互联网上出现了 。
无聊的“填鸭”
作为科普视频 , 所有“专家点评”的核心内容几乎大同小异:“专家”们首先会亮出他们诸如军人、历史学家等专业身份 。 之后便是“挑刺”环节:专家们会通过点评某个片段或者直接上手游玩 , 在为大家点明游戏与现实情况差别时 , 科普与之相关的知识 。
和广受欢迎的现状不同 , “专家点评”最开始在油管上出现时效果并不好 。 这并不是专家们科普的内容有问题 , 而是他们的方式实在有点枯燥 。
在直接点评时 , 专家会通过大段的讲解 , 来为大家科普现实中的真实情况 。 这种“填鸭”式的科普不仅让观众们昏昏欲睡 , 同时也让视频的效果大打折扣 。
文章图片
开局一张图 , 剩下的全靠脑补
而实际上手游玩环节 , 则更像是专家的个人表演秀 。 例如在游玩“拆弹模拟器”时 , 面对滴答作响的定时炸弹 , 专家们会按照规则 , 冷静而迅速地找到答案 , 解除炸弹 , 而视频则在专家们“解决战斗” , 并发表感受后戛然而止 。 大家除了惊叹于专家们高超的职业素养外 , 并不能从中学到什么 。
文章图片
逐渐成熟
起初的反响平平并没有让这类视频销声匿迹 。 在不断的摸索中 , “专家点评”的题材与形式开始逐渐成熟了起来 。
首先是对题材的拓宽 。 在起初的视频中 , 枪械、战争与历史几乎占据了绝大部分内容 。 为了改变这种情况 , 视频中开始出现越来越多不同领域的“专家”——比如前银行劫匪、前黑帮成员等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