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上了年纪的人知道 , 当他们过去出差或是旅游时 , 总会在车站或是商店买一张当地的城市地图以定方位 。现在我们外出或是旅游时 , 地图也是必不可少的东西 , 只不过与长辈们相比 , 地图的媒介变成了软件而已 。在家里放一幅政区图 , 便有将世界囊括于一隅的感觉;在外面迷路时 , 打开地图软件 , 便有柳暗花明的道路;对于地理学更有"无图不成题"之语 。当然 , 现代地图见多了以后 , 对于地图方位 , 我们便想当然地以为地图都是以北为上 , 那么这是更古不变的吗 , 历史上的古地图又是如何呢?

文章插图
现在地图类型丰富多样 , 有表现自然要素的自然地图、人口分布的人口图这一类的专题地图 , 也有表现各个政治实体的政区图 , 还有表现历史变迁的历史地图 。古代也是如此 , 有代表正统的舆地图 , 有规划墓室分布的"兆域图" , 也有民间带有迷信色彩的风水图 , 这里我们就来先看看代表古代"王朝地理学"的舆地图 。
中国古代关于地图的记载和传说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前 。《左传》上就记载有夏代的《九鼎图》 。古经《周易》有"河图"的记载 , 还有"洛书图" , 表明中国图书之起源 。《周礼》中有17处关于图的记载 , 图又与周官中14种官职相关联 , 如天官"掌邦中之版 , 土地之图" 。地官"掌建邦之土地之图 , 与其人民之数以佐王安抚邦国 。以天下土地之图 , 周知九州之地域 , 广轮之数 , 辨其山林川泽丘陵坟衍原隰之名物 , 而辨其邦国都鄙之数 , 制其畿疆而沟封之 , 设其社稷之而树之田主" , 此等语句还有很多 , 不一一列举 。
当然《周礼》等文献关于《九鼎》的记载 , 在没有出现实物前 , 我们只能暂时将其作为传说看待 。若是我们从这些文献的写定年代推测来看 , 至少在战国时期 , 地图已经成为了各国治国征伐的必备之物 。此外1954年6月 , 考古工作者在江苏丹徒县烟墩山出土的西周初青铜器"宜侯矢簋"底内刻铸的120字铭文有两处也谈到了地图 , 即"武王、成王伐商图"和"东国图" 。

文章插图
该文记载周康王根据这两幅地图到了宜地 , 举行纳土封侯的册命仪式 。
唯四月辰在丁未 , 王者武王遂省、成王伐商图 , 遂省东或(国)图 。王立(位)于宜 , 内(纳)土 , 南乡(向) 。王令虞侯曰:\'繇 , 侯于宜 。
【风水中国地图】据学者考证 , 该图成于公元前1027年或稍晚 。这些记载足以说明 , 中国西周时期已有土地图、军事图、政区图等多种地图 , 并在战争、行管、交通、税赋、工程等多方面得到应用 。这些地图显然已经脱离了原始地图的阶段 , 具有了确切的科学概念 。只可惜中国至今还没有见到过这些地图实物 , 有待地下考古的发现 。
通过我国公认最早的地理文献《尚书?禹贡》之中 , 我们可以对地图的方位做一些大胆的猜测 。《禹贡》中首述九州 , 按其述及顺序分别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 。那么为何要采取这种顺序来论述九州呢?在我们看来 , 要想对一个空间进行描述之前 , 则必然会先产生关于这一区域的方位思想或者实物(地图) , 不然则会混乱冗杂 。按照九州所对应的区域 , 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事实:从冀州到雍州 , 则正好是一个首先沿海南下 , 然后折向内陆 , 到达四川盆地后再次北上 , 最后向东构成一个循环 。
- 广东人最信风水 广东人风水信水晶
- 隋朝风水大师
- 用风水最好的福字做封面好吗
- 家庭养芹叶牡丹风水好吗
- 容县风水一览表 容县有哪些风水名地呢
- 东北风吹向东南风风水好吗
- 10个风水小妙招大全
- 香港双子楼风水如何
- 青瓦台风水 青瓦台风水实例分析
- 川字纹是否影响风水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