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近日联合印发文件 , 同意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 , 并规划了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 。 至此 , 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完成总体布局设计 , “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 。 “东数西算”将如何开启算力网络新篇章?通信世界聚焦这一话题 , 广邀业界专家发表观点看法 , 我们一起透视“东数西算” 。
本文作者:中国移动研究院副院长 段晓东
当前 ,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不断深入 , 新技术、新业态、新场景和新模式不断涌现 , 驱动技术和数据成为除劳动、资本、土地之外新的生产要素 。 庞大的数据处理和价值挖掘离不开算力 , 算力已成为信息社会的核心生产力 , 将直接影响数字经济的发展速度 , 直接决定社会智能的发展高度 。 一个以算力为核心生产力的时代已经到来 。
国家准确把握算力时代脉络 , 顺应数字经济发展大势 , 提出要加快智能化综合性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 实施“东数西算”工程 , 打通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大动脉” , 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 。
中国移动作为信息通信领域的领先运营商 , 充分发挥央企“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建设主力军的作用 , 积极落实国家“新基建”和“东数西算”战略 , 构建以算力为中心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 。 2021年11月2日 , 在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 , 中国移动携手华为、中兴通讯、浪潮、飞腾、新华三、英特尔等合作伙伴 , 共同发布《中国移动算力网络白皮书》 , 提出了“算力网络”全新发展理念 , 并联合向业界提出算力网络发展倡议 , 掀起了算力网络发展新高潮 。 中国移动将以5G和算力网络为基础 , 构建“连接+算力+能力”的新型信息服务体系 。
“东数西算”
【透视东数西算 | 以“网”强“算 ”!段晓东详解中国移动如何?推动“东数西算”纵深发展】是国家在算力时代布局的重要工程
随着我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 , 全社会数据总量呈爆发式增长 , 数据存储、计算、传输和应用的需求大幅增长 , 数据中心已成为支撑各行业“上云用数赋智”的重要新型基础设施 。 但我国数据中心大多分布在东部地区 , 由于土地、能源等资源日趋紧张 , 在东部大规模发展数据中心难以为继 。 而我国西部地区资源充裕 , 特别是可再生能源丰富 , 具备发展数据中心、承接东部算力需求的潜力 。
为推进我国数据中心一体化布局 , 推动我国数据中心协同化和规模化发展 , 优化资源配置 , 提升资源使用效率 , 2020年4月到2021年7月 , 国家围绕数据中心的算力统筹规划 , 连续发布了一系列政策 , 提出了以“东数西算”为核心的多层次、一体化数据中心全新布局 。 2022年2月17日 , 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信部等四部门联合批复 , 同意在京津冀、长三角以及内蒙古、甘肃等8地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 , 并规划了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 , 这标志着我国“东数西算”工程正式拉开序幕 。
“东数西算”工程的启动 , 是国家将数据中心的整体布局与能源、气候、经济、网络等因素统筹规划的结果 , 将有助于解决数据中心东西部供需失衡的问题 , 同时将推动我国数据中心差异化、互补化、协同化和规模化发展 , 有利于发挥区域优势 , 形成规模效应 , 避免重复投资 。
中国移动以网强算
推动“东数西算”工程走向纵深
算力网络产生的时代意义
过去我国打造了以4G/5G为代表的领先网络技术 , 推动了移动互联网经济的高速发展 。 面对新一轮数字经济发展的浪潮 , 信息网络正从以网络为核心的信息交换 , 向以算力为核心的信息数据处理转变 。 充分利用我国在网络基础的领先优势 , 以网强算 , 发展算力网络 , 将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