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要注意哪些事项

艾灸主要是借助灸火的温和热力以及药物作用 , 通过经络的传到 , 起到温和气血 , 扶正祛邪 , 调整人体生理功能平衡 , 达到治病防病 , 养生保健的作用 , 那么艾灸要注意哪些事项呢?
施灸体位注意
艾灸时对体位的选择应该以施灸者能正确取穴 , 施术方便 , 患者感到舒适自然 , 并能持久配合为原则 , 常用的体位有以下几种:
俯卧位:脐下可以放一小枕头 , 以便背部肌肉舒展 , 平坦 , 便于头 , 颈 , 肩 , 背 , 腰 , 四肢的后侧穴位施灸 。
仰卧位:仰卧 , 上肢平放 , 下肢放直或微曲 , 适用于胸腹部 , 颈部 , 四肢前侧的穴位施灸 。
坐位:正坐 , 两足登地 , 上肢屈肘趴伏在桌子上 , 露背部以便施灸 , 适宜于项部 , 背部穴位施灸 。
侧卧位:非灸侧在下 , 侧卧 , 上肢放在胸前 , 下肢伸直 , 适宜于侧头部 , 下肢外侧或内侧 , 部分上肢穴位施灸 。
施灸的顺序注意
施灸的顺序是 , 先灸上 , 后灸下 , 先灸背 , 后灸腹 , 先灸头 , 后灸肢 。
先阳经 , 后阴经 。
【艾灸要注意哪些事项】壮数先少后多 , 艾炷先小后大 。
施灸的手法注意
现代中医多主张采用“无瘢痕灸”或“隔物灸” , “间隔灸”等施灸方法 , 其优点是简单 , 无损伤 , 患者易于接受 。施灸者只要按照相关病症 , 采取正确的经络穴位定位方法 , 掌握灸疗的操作方法 , 即可进行自灸或为他人施灸 。
取穴的正确方法
取穴的方法有多种 , 一般来说我们可以选择三种简单实用的取穴方法 。
体表标志定穴法:人体身体标志可以分为固定标志和活动标志 。固定标志指的是各部由骨节和肌肉所形成的突起或凹陷 , 及无关轮廓 , 发际 , 指(趾)甲 , 乳头 , 脐窝等 。如腓骨小偷前下方的阳陵泉 , 眉头的攒竹 , 两乳头中间的膻中等穴位 。活动标志则是各部位的关节 , 肌肉 , 肌腱 , 皮肤随着活动出现空隙 , 凹陷 , 皱纹 , 尖端等 , 例如位于耳屏与下颌关节间 , 未张口呈凹陷处的听宫等穴位 。
手指同身定穴法:是依据被按摩者本身手指的分寸以度量选取穴位的方法 。将被按摩者拇指指间关节的宽度作为1寸;将被按摩者食指 , 中指 , 无名指并拢时的宽度作为2寸 , 将被按摩者食指 , 中指 , 无名指 , 小指四指并拢 , 以中指中节近端横纹为准 , 其四指的宽度作为3寸 。
骨度分寸定穴法:指以人体骨节为主要标志度量身体各部的长度和宽度 , 定出分寸 , 用于经穴定位的方法 。
艾灸的禁忌
头部 , 面部 , 关节部位 , 大血管处 , 不宜进行瘢痕灸 。
孕妇及经期妇女不宜在腰骶 , 小腹部进行强刺激艾灸 , 以免引起以外 。
艾灸时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 但是要避免过堂风 , 以免受凉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