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悸又名惊悸,怔忡,是指患者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类症状 。常因惊恐,劳累而发,时作时止 。其病位主要在心,由于心神失养,心神动摇,导致心中悸动不安,但其发病与脾,肾,肺,肝四脏功能失调相关 。那么在中医疗法中,心悸是否可以艾灸呢?具体艾灸哪里?
心悸是否可以艾灸
可以 。
心悸多因素体虚弱,心血不足或优思过度,劳伤心脾,使阴血亏损,心失所养,神志不宁;或肾阴亏损,水火不济,虚火妄动,上扰心神;如脾肾阳虚,不能蒸化水液,停聚为饮 。上犯于心,心阳被遏,心脉痹阻,均可发为本病 。临床上根据其证候特点,可分为心气不足,心阴亏虚,心脾两虚,肝肾阴虚,脾肾阳虚,痰浊阻滞六种类型 。灸法治疗本病以补益气血,调理阴阳为主,以求气血调畅,阴平阳秘 。艾灸相关穴位有补益心气,滋养阴血,宁心安神,补血定悸之功,对心悸可以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 。
心气不足型心悸艾灸
治则:补益心气 。
艾灸处方:膻中,心俞,气海,关元,间使 。
艾灸方义:气会膻中与心俞同用可调补心气,气海,关元培补元气而固本,间使宁心安神,主治心悸,心痛 。五穴相配,标本同治,心慌,心悸可止,失眠加神门,善惊加大陵,多梦加太冲 。
【心悸艾灸哪里 心悸是否可以艾灸】灸法:1.温和灸:每次选用3-5个穴位,每穴灸15-20分钟,每日灸1-2次,7次为一疗程,每疗程间隔3天 。
2.艾炷灸:每次选用2-4个穴位,每穴灸5-7壮,7次为1疗程,每疗程间隔3天 。
心阴亏虚型心悸艾灸
治则:滋养阴血,宁心安神 。
艾灸处方:阴郄,郄门,心俞,巨阙 。
艾灸方义:阴郄,郄门分别为手少阴,厥阴经之郄穴,两穴同用能养阴定悸,心俞,巨阙为俞募配穴,能协调心经气机而收镇惊宁神之效;多梦加太冲,面赤加劳宫 。
灸法:艾炷灸,用补法,每穴灸3壮,每日灸1次,10次为一疗程 。
心脾两虚型心悸艾灸
治则:养心健脾,补血定悸 。
艾灸处方:膈俞,脾俞,内关,足三里 。
艾灸方义:膈俞为血会,内关宁心宽胸,二穴相配,养血定悸 。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故取脾俞,足三里以助生血之源,共奏健脾益血,养血定悸之效,烦热,虚火面赤加三阴交,太溪 。
灸法:
1.艾条灸:每穴灸15-20分钟,每日灸1-2次,10日为一疗程,每疗程间隔2天 。
2.艾炷灸:每穴3-5壮,每日灸1次,10次为一疗程 。
肝肾阴虚型心悸艾灸
治则:滋养肝肾,养心安神 。
艾灸处方:行间,太溪,太冲,三阴交,神门 。
艾灸方义:行间,太冲平肝潜阳,太溪滋肾阴,三阴交滋益肝肾,神门养心安神定悸 。
灸法:
1.温和灸:每次选用3-5个穴位,每穴灸10-15分钟,每日灸1次,7次为一疗程,每疗程间隔2天 。
2.艾炷灸:补法,每次选用3-4个穴位,每穴灸3壮,每日灸1次,7-10次为一疗程 。
脾肾阳虚型心悸艾灸
治则:温补脾肾,利水宁心 。
艾灸处方:内关,关元,命门,脾俞,足三里 。
艾灸方义:关元,命门温肾壮阳,脾俞,足三里健脾化湿,内关安神宁心 。
灸法:
1.雀啄灸:每穴灸10-15分钟,每日灸1次,7-10次为一疗程,每疗程间隔2-3天 。
2.隔附子饼灸:每次选用3-4个穴位,每穴灸5-7壮,每日或隔日灸1次,5-7次为一疗程,每疗程间隔3天 。
痰浊阻滞型心悸艾灸
治则:理气化痰,宁心安神 。
艾灸处方:肺俞,丰隆,太白,内关 。
- 淘宝直播实时数据在哪里?怎么看?
- 脚底按摩按哪里 脚底怎么按摩舒服
- 头痛按摩脚底什么位置 头疼按摩脚底哪里
- 便秘按摩脚底哪里 怎么按摩治便秘
- 红心柚子哪里产的好吃 怎么挑红心柚子好吃
- 海参和刺参的区别 刺参哪里产的最好
- 做深蹲有什么好处 深蹲可以锻炼哪里
- 胃痛按摩手上见效快图 胃痛按摩手上哪里
- 人体为什么会产生毒素 人体的毒素从哪里来
- 胃痛按摩哪里见效快 胃痛怎么快速缓解按摩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