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泻亦称“腹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则泻出如水样 。病变脏腑主要在脾胃和大小肠,其致病原因,不外乎感受外邪,饮食不节,情志所伤及脏腑虚弱等,其中脾虚,湿盛是导致本病发生的重要因素,下面来看看泄泻如何艾灸 。
泄泻艾灸辩证治疗
泄泻根据病程的长短可分为急性泄泻和慢性泄泻 。急性泄泻,治疗以除湿导滞,通调腑气,多选取足阳明,足太阴经穴;慢性泄泻,治疗以健脾温肾,固本止泻,多选取任脉及足阳明,足太阴经穴 。
中医将泄泻分为寒湿泄泻,湿热泄泻,食滞肠胃,肝气乘脾,脾胃虚弱,肾阳虚衰等六个证型 。在辩证时,当抓住各自的特点 。
【泄泻如何艾灸 艾灸治疗泄泻】寒湿泄泻及湿热泄泻多兼有表证;食滞肠胃之泄泻,以腹痛肠鸣,粪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为特点;肝气乘脾之泄泻,以胸胁胀闷,嗳气食少,每因情志郁怒而增剧为特点;脾胃虚弱泄泻以大便时溏时写,水谷不化,稍食油腻,则大便次数增多,面黄肢倦为特点;肾阳虚衰之泄泻,常在黎明之前,以腹痛肠鸣即泻,泻后则安,形寒肢冷,腰膝酸软为特点 。其中寒湿泄泻,脾虚泄泻及肾虚泄泻用灸法较好 。
寒湿泄泻艾灸疗法
主证:病人临床可见大便清稀,甚如水样,腹胀痛,肠鸣,胸闷食少,尿少,肢体倦怠,或兼有恶寒发热,头痛,肢体酸痛等表证,舌苔白腻 。
治则:温中散寒,化湿止泻 。
施灸穴位:主穴取天枢,足三里,阴陵泉;配穴:大肠俞,神厥,中脘 。
施灸方法:
1.温和灸:将艾条距皮肤2-3cm进行熏灸,使皮肤产生较强的刺激感,每穴灸5分钟,若皮肤产生小的水疱,任其自然吸收,刺激以能忍受为度 。
2.隔姜灸:用2-3mm厚的姜片,中穿数孔,上置艾绒做成花生米大小的艾炷,每穴5-7壮,每日1次或隔日1次,7-10天为1个疗程 。
脾虚泄泻艾灸疗法
主证:病人临床可见大便时溏时水,迁延反复,水谷不化,进油腻植物则大便次数增多,兼有不思饮食,食后脘闷不舒,面色萎黄,神疲倦怠,舌质淡苔白等 。
治则:健脾益气止泻 。
施灸穴位:主穴取关元俞,天枢,中脘,足三里;配穴取脾俞,大肠俞 。
施灸方法:
1.艾条灸:点燃艾条后,悬于穴位之上,火头距离皮肤3cm进行熏灸,每穴灸10-15分钟,每日灸1-2次,5-7天为1个疗程 。
2.隔姜灸:用2-3mm厚的姜片,中穿数孔,上置艾绒做成花生米大小的艾炷,每穴3-7壮,每日1次或隔日1次,5-7天为一个疗程,每一个疗程间隔3天 。
肾虚泄泻艾灸疗法
主证:病人以老年人多见,临床可见泄泻便溏或有完谷不化,泄泻在黎明之前腹部作痛,肠鸣即泻,泻后则安,形寒肢冷,腰膝酸冷,舌质淡苔白 。
治则:温补脾肾,固涩止泻 。
施灸穴位:主穴取天枢,命门,关元,百会 。配穴取中脘,足三里 。
施灸方法:
1.艾条灸:点燃艾条后,悬于穴位之上,火头距离皮肤3cm进行熏灸,每穴灸10-15分钟,每日灸1-2次,5-7天为1个疗程 。
2.隔姜灸:用2-3mm的姜片,中穿数孔,上置艾绒做成花生米大小的艾炷,每穴3-7壮,每日1次或隔日1次,5-7天为一个疗程 。
3.隔附子饼灸:每次选用2-4穴,附子饼上置艾炷施灸,每穴灸3-5壮,隔日1次,以局部红晕为度,5-7次为1个疗程 。
泄泻艾灸注意事项
1.艾灸治疗急慢性泄泻效果较好,但对严重失水或由恶性病变引起的腹泻,则应采用综合性治疗 。
2.进行艾灸的时候,一定需要心细,防止烫伤皮肤 。
- 湿热体质的表现症状有哪些 湿热体质该如何调理
- 老年人怕冷如何进补 冬季老年人进补有讲究
- 感冒艾灸哪里效果最好
- 如何走路减肥 这么做简单走路也能轻松减肥
- 淘宝站内免费流量如何获取?有哪些渠道?
- 淘宝秒单什么意思?如何做秒单?
- 企业淘宝店铺需要交多少押金?如何经营?
- 吃咸鸭蛋有什么好处 如何吃咸鸭蛋才好吃
- 面瘫能不能艾灸 面瘫艾灸部位图片
- 类风湿性关节炎需要注意什么 如何进行精神调养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