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气虚,导致脾胃受纳,运化功能失常,人体就容易出现腹胀纳呆,食后胀甚,泄泻,肢体倦怠,神疲乏力,少气懒言等症状,人在出现这类症状的时候,应该分清病因,对症调养,那么补脾益气的中药有哪些呢?
芡实补脾止泻
芡实别名鸡头米,鸡头,刺莲蓬头,其味甘,涩,性平,归脾,肾经 。有补脾止泻,固肾摄精,祛湿止带的功效 。常用于脾虚湿盛,久泻不愈,此外,也可用于带下,遗精滑精等症,芡实与莲子功效相似,而除湿效果更好一些 。
适宜人群:脾虚湿盛,久泻不愈者;脾肾两虚所致带下清稀或湿热带下黄稠者;肾虚精关不固,腰膝酸软,遗精滑精者 。
不宜人群:多食不易消化;食滞不化者不宜多吃 。
吃法:
芡实30克,茯苓10克,粳米100克 。
将芡实和茯苓捣碎;粳米淘洗干净;锅中倒入适量水,加入芡实,茯苓煮软,再加入粳米,煮至粥成 。每日早晚温热食用 。
此粥有健脾祛湿,利水涩肠的功效,煮至脾虚久泻或久痢症 。
白扁豆补气健脾
【补脾益气的中药有哪些 健脾补气吃什么中成药】白扁豆又名峨眉豆,扁豆子,茶豆,眉豆 。其味甘,性微温,归脾,胃经,药性温和,能补气健脾,且能化湿,适宜于脾胃虚弱,脾虚湿滞,食欲不振,大便溏泻等,此外,白扁豆的化湿功效也常用于湿暑所致的脾胃不和,吐泻,胸闷腹胀等 。
白扁豆单用药理较弱,最好与人参,白术,山药等其他补气药合用,才能达到补气健脾最佳效果 。
适宜人群:脾虚湿滞,食少,便溏或泄泻者;暑湿伤中所致脾胃不和,暑湿吐泻,胸闷腹胀者;脾虚湿浊下注所致白带过多者 。
不宜人群:气虚生寒,外感寒邪者不宜;用量过大易使气壅滞,导致脘腹胀满 。
吃法:
炒白扁豆30克(或鲜白扁豆60克),粳米100克 。
炒白扁豆放入锅中,加适量水,煮30分钟,再倒入淘洗干净的粳米,煮至粥成即可 。每日早,晚,温热食用 。
此粥有健脾养胃,清暑止泻的功效,常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久泻,夏季暑湿烦闷等 。
莲子补脾止泻
莲子又名莲肉,莲米,莲实,藕实,其味甘,涩,性平,归脾,肾,心经 。有补脾止泻,益肾固精,止带,养心安神的功效,其味甘可补脾,涩可止泻,既能补益脾气,又能涩肠止泻,常用于脾虚久泻,食欲不振,此外也可用于脾虚带下,遗精滑精,心悸失眠等症 。
适宜人群:脾虚久泻,食欲不振者;脾虚带下或脾肾两虚,带下清稀兼有腰膝酸软者;肾虚精关不固的男性遗精,滑精,遗尿者;心肾不交所致虚烦,心悸,失眠者 。
不宜人群:中满腹胀及大便燥结者不宜 。
吃法:
去芯莲子,薏苡仁各30克,粳米100克 。
去芯莲子,薏苡仁放入锅中,加适量水煮40分钟,再倒入淘洗干净的粳米,煮成粥食用 。每日早晚温热食用 。
此粥有健脾祛湿,清热消肿的功效,特别适合老年人,病后脾胃不足者久服 。
人参补脾益肺
人参又名棒槌,山参,元参,其味甘,味苦,性微温,归肺,脾,心经 。为补气的“第一要药”,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的作用较强,且长于益气助阳,复脉固脱,安神益智,用于补脾时可改善倦怠乏力,食少便溏等脾气虚弱的状况,也常用于调养气血两虚证 。
适宜人群:脾胃虚寒,倦怠乏力,心腹胀满,不思饮食,便溏泄泻,呕哕吐逆者;脾胃虚弱所致气短喘促,懒言声微,肺虚咳喘痰多者,心肾虚弱所致阳痿,心悸,失眠,健忘者 。
不宜人群:实证,热证忌服,如有脾胃湿热,肺热痰咳,出血,疼痛,感冒,便秘等症者;无虚者不宜长期服用;儿童不宜 。
- 豌豆苗的营养价值 吃豌豆苗有什么功效
- 去湿热的中药处方 去湿热用什么中药配方
- 卵巢囊肿怎么检查
- 除湿健脾的中药有哪些 什么中药健脾除湿
- 蜂蜜有什么功效 食用蜂蜜的正确方法
- 按摩命门最好的方法 什么时候按摩命门好
- 高原反应流鼻血怎么办
- 隔夜蔬菜能吃吗
- 夏天新生儿能开空调睡觉吗 新生儿吹空调的注意事项
- 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的特点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