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出生的宝宝,在出生后的4天左右被医生检查出说是患有母乳性黄疸,可能是跟喂养母乳有关,那么母乳性性黄疸的宝宝会导致核黄疸吗?会不会影响智力?引起肝功能异常呢?
母乳性黄疸会导致核黄疸吗
可能会导致核黄疸 。
一般认为血清总胆红素浓度高于342μmol/L(20mg/d1)时有发生胆红素脑病的危险,而母乳性黄疸的的血清总胆红素目前临床证实是有可能超过342μmol/L(20mg/d1)的,因此母乳性黄疸可能会导致核黄疸,但几率非常低 。
为什么说母乳性黄疸导致核黄疸几率低
因为母乳性黄疸的宝宝若测出胆红素超过257μmol/L(15 mg/dl)时,只需经过停喂母乳后,血液中的胆红素会迅速下降,一般情况下,在停母乳1—3天时,胆红素水平会下降到原来的50% 。而胆红素要是超过342μmol/L(20mg/d1)的,经过暂停母乳和光疗配合治疗,也能快速让胆红素下降,因此母乳性黄疸引起核黄疸的几率非常低 。
母乳性黄疸引起核黄疸怎么办
光疗+停母乳 。
当母乳性黄疸的胆红素超过342μmol/L(20mg/d1)时,说明宝宝此时黄疸症状非常严重,可能会出现呻吟、尖叫、凝视、眼球震颤、角弓反张、抽搐、发热、呼吸不规则、双吸气、抽泣样呼吸等症状,这时需要采取光疗加停喂母乳的方式治疗,一般不需要用白蛋白或血浆来治疗 。
如何避免母乳性黄疸导致核黄疸
1、提前预防宝宝黄疸
如果孕妈妈有过黄疸病史、可口服黄疸茵阵冲剂 。自确诊的服至分娩,服药时间以两个月以上为宜 。宝宝出生后,密切观察皮肤黄疸情况,以便及时诊断和治疗 。注意过早出现或过迟消退或黄疸逐渐加深或退而复现等情况 。
2、早开奶、勤喂奶
妈妈们在宝宝出生后要及时确保孩子的奶量,增加喂养次数,同时学习正确的姿势和哺乳方法,让宝宝吃饱以刺激肠蠕动,加快胆红素的排泄,使宝宝尽快退黄 。一般在增加母乳喂养量和频率后就会缓解,不会发生胆红素脑病 。
3、根据情况适当停母乳
新生儿母乳性黄疸期间,若妈妈们停喂母乳3—4天,新生儿黄疸明显减轻,胆红素下降≥50%,若再以母乳喂养,黄疸不一定再出现,即使出现亦不会达到原有程度 。也就最大程度的避免了宝宝核黄疸 。
4、给宝宝少量且多次喂奶
鼓励少量多次喂奶,尤其是对于足月健康儿来说,即使是患有母乳性黄疸的,也可以继续母乳喂养,只有在宝宝血清胆红素高于15毫克/分升(256.5μmol/L)时,才采取暂停母乳喂养72小时改配方奶 。当胆红素可以下降原来水平的50%,需继续恢复母乳喂养,胆红素浓度虽轻度升高,但之后会逐渐降低 。
母乳性黄疸会影响智力吗
一般不会影响智力 。
如果母乳性黄疸检测宝宝胆红素过高,超过340μmol/L,就有可能上脑,几率在10—20% 。
但通常母乳性黄疸经停母乳或其他方法治疗后,恢复良好,一般不会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多数都能自行恢复 。
因此,综合性来看,其实母乳性黄疸并没有太大的危害,各位爸妈也不用太过担心 。
母乳性黄疸会引起肝功能异常吗
一般不会引起肝功能异常 。
母乳喂养相关的黄疸和母乳性黄疸虽均属于病理性黄疸,但它与其他理化因素诱发的病理性黄疸又存在区别,一般来说,母乳性黄疸的孩子状况都良好,不存在感染、缺氧、酸中毒
、愈后肝功能异常的情况 。
喝母乳为什么会引起黄疸
1、母乳喂养相关的黄疸
一般出现在新生儿生后一周之内,由于喂养姿势不当等原因导致母乳摄入不足,引起新生儿肠蠕动减少、胎粪排出延迟,使得胆红素排泄减少、吸收增加,导致血清胆红素升高,这种情况可见于约13%的母乳喂养儿 。
- 慢性咽炎怎么调理 慢性咽炎的平时保健
- 再生障碍性贫血能治好吗
- 女性肾虚掉头发吗 女性肾虚有哪些表现
-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怎么引起的
- 再生障碍性贫血能生孩子吗
- 男性生殖器痒是怎么了
- 儿童过敏性鼻炎的症状 小儿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方法
- 小龙虾千万别吃头 怎样处理小龙虾安全性高
-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白血病吗
- 母乳性黄疸停奶三天能降多少 想要降得快还得这么做!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