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状病毒得过一次还会得吗 怎样预防轮状病毒感染

轮状病毒得过以后人体会产生抗体,因此部分患者问到轮状病毒得过一次以后还会得吗
轮状病毒得过一次还会得吗
有可能再得
轮状病毒虽然在感染后会产生抗体,但轮状病毒的抗原有不同的类型,例如:G2、G3、G4、G9等类型,尤其是5岁以前的小儿,可能会重复感染不同类型轮状病毒,甚至平均2-3次/月 。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虽然小儿轮状病毒感染后,体内会产生一定的抗体,但抗体并不是一直存在,随着时间的推移,抗体会消失,所以仍然有再次感染的可能 。
再次感染轮状病毒的症状会加重吗
不会
虽然轮状病毒感染后会再次感染,但由于体内存在一定的抗体,所以再次感染轮状病毒后症状会比前一次有所减轻 。
怎样预防轮状病毒感染
目前我国接种轮状病毒疫苗的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一般来说在秋季前1个月开始接种,6个月以内的婴儿不需要接种,6个月到3岁每年一次,3到5岁种一次,5岁以上不接种 。
虽然轮状病毒的保护率只能达到70%,但接种了以后,即使感染了轮状病毒,症状也会相对较轻 。
注意
第一次接种的孩子可能会反应比较大,但以后接种反应就会变小 。
轮状病毒的食疗止泻
焦米汤
做法:先把米粉或奶糕盐城粉末,炒到颜色发黄位置,然后放入适量的糖好二水,做成糊状即可 。
功效:如果米糊加水以后加热,就成了糊状,而糊状的米粉容易消化,并且炭化结构的米粉有更好的吸附止泻的作用 。
胡萝卜汤
做法:将胡萝卜洗干净后,对半切开,切成小块后再用纱布把渣过滤,最后加水加糖烧开就可以了 。
胡萝卜是一种碱性食物,它所含的果胶能够促使大便成形,可以有效吸附肠粘膜上的细菌和毒素,所以胡萝卜是一种很好的止泻食物 。
轮状病毒的治疗误区
误区一: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和痢疾一样 。
事实:轮状病毒引发的腹泻的症状和痢疾、普通腹泻不一样,很容易混淆 。
轮状病毒主要侵犯5岁以下宝宝,尤以6个月至两岁的宝宝多见 。它多发生在秋冬季节,所以叫也叫秋季腹泻 。它的主要症状是急性胃肠炎,表现为水样腹泻,伴有发烧、呕吐和腹痛;有些宝宝在出现消化道症状前常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腹泻物多为白色米汤样或黄绿色蛋花样稀水便,有恶臭,但不含血或黏液,这点明显有别于细菌性腹泻 。腹泻每天十到数十次不等,由于腹泻严重常伴有脱水和电解质紊乱以及毒性代谢产物的释放增加,少数腹泻严重的宝宝可因治疗不及时或治疗方法不正确导致死于脱水及严重的并发症(肺炎、中毒性心肌炎等),病程一般可持续3~9天 。还有些腹泻症状也很容易和轮状病毒腹泻混淆,后面的表格可以帮助你如何辨别 。
误区二:轮状病毒引发的腹泻不会传染,所以宝宝生病期间还可以上幼儿园 。
事实:轮状病毒有传染性,要做好预防 。
轮状病毒主要是通过粪-口途径传播 。生病的宝宝的粪便中含有大量轮状病毒,易污染环境,有时可造成局部流行 。另外,因照顾宝宝的人双手不干净,污染奶瓶、玩具、奶制品等造成的感染也很常见 。所以父母一定要注意卫生,喂宝宝前认真洗手,宝宝的用具、玩具、餐具经常清洗消毒;生病的宝宝应家庭隔离7天,粪便及时用马桶冲掉,沾过粪便的马桶、尿布彻底消毒,用漂白粉浸泡15分钟,搅动一下,马上清洗干净 。
误区三:宝宝感染了轮状病毒,用抗生素治疗就可以 。
事实:抗生素帮凶,病毒更嚣张 。
很多父母觉得,夏季腹泻多为细菌感染性腹泻,用惯了抗生素、杀菌药,所以秋季腹泻也不例外 。其实抗生素对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无能为力,所以不要滥用抗生素治疗 。研究表明,滥用抗生素不但不能治愈此病,还严重危害宝宝健康 。除抗生素本身的毒副反应外,还可能导致二重感染 。因为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的皮肤粘膜和与外界相通的腔道,如口腔、鼻、咽、肠道等处,都寄生着一定数量的细菌 。这些数量繁多的细菌,与人体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有益无害 。抗生素特别是广谱抗生素的应用,往往使体内各处的敏感菌受到抑制,并使耐药菌乘机在体内繁殖生长,导致二重感染,反而会加重腹泻 。只有当宝宝出现脓血便(多为合并痢疾杆菌、侵袭性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感染)时,医生才会主张使用敏感抗菌药物 。如果用药48小时,病情未见好转,则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再考虑更换另一种抗菌药物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