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粗缩病是什么原因造成 玉米粗缩病的症状与防治措施


玉米粗缩病是什么原因造成 玉米粗缩病的症状与防治措施

文章插图


玉米粗缩病是什么原因造成 玉米粗缩病的症状与防治措施

文章插图
玉米粗缩病原因  玉米粗缩病,属于病毒病,肥水不合理,温差大,种子带毒是诱发该病的主要原因,同时由于该病传染性强,如果少量发生最好拔出深埋,补苗时最好换个地方 。
玉米粗缩病症状及危害  玉米病苗浓绿,叶片僵直,心叶不能够正常生长,玉米病株生长相对迟缓,造成玉米节间粗短 。
  一般玉米粗缩病在玉米9-10片叶期时,玉米病株矮化较为明显,上部节间短缩粗肿 。
  从而引发大多数不能抽穗结实,导致玉米分枝少,果穗剂型,玉米植株严重矮化,花丝较少,严重的情况下,玉米不能结实 。
玉米粗缩病的防治方法  玉米矮缩病的防治,防治的关键在于“防” 。而防治的核心是对带毒传播病害的灰飞虱的防治,只要防治住灰飞虱虫害、切断病毒的传播途径,矮缩病  的防治自然迎刃而解 。
玉米粗缩病是什么原因造成 玉米粗缩病的症状与防治措施

文章插图
1、使用抗病性较强的玉米品种  目前市场上暂时内有高抗矮缩性的玉米品种,但在播种玉米时还应当选择对矮缩病具有一定抗性的品种,这样可以减少矮缩病的发生率 。
2、调整玉米的播种方法,避开病害高发期  播种春玉米时,建议采用覆膜播种的方法,尽量把播种期提前,争取在4月中旬前完成春玉米的播种,这样可以使春玉米在5月底灰飞虱高发期时长到10叶以上 。
  播种夏玉米时,建议采用麦收后直播的方法,尽量把播种期推迟 。
  夏玉米在6月中旬前后播种能够很好的错开灰飞虱向玉米田迁徙的高峰期,从而减少矮缩病对夏玉米的侵害 。
  对于玉米矮缩病受害较重的地区,建议把麦田套种玉米的模式改为麦收后直播的模式 。
玉米粗缩病是什么原因造成 玉米粗缩病的症状与防治措施

文章插图
3、切断灰飞虱传播病毒的途径  彻底清理田间杂草、破坏灰飞虱生活与繁殖的环境、控制田间灰飞虱的数量,是防治玉米矮缩病的关键 。具体方法如下 。
①在小麦返青到灌浆前
  建议使用扑虱灵、吡蚜酮、噻嗪酮等药物全面喷施田间及周围 。
②在玉米播种时
  对玉米种使用吡虫啉、甲基异柳磷等药物进行拌种包衣处理 。
③在玉米出苗前
  最好在玉米播种后3天内,使用甲草胺、丁草胺、乙草胺、锈去津、精异丙甲草胺、二甲戊灵等药物进行土壤封闭除草,喷药时要把田间和田间周围全部喷施到 。
玉米粗缩病是什么原因造成 玉米粗缩病的症状与防治措施

文章插图
④在玉米出苗后
  最好在玉米长到3-5叶时且杂草长到3叶1心时,使用烟嘧磺隆、硝磺草酮、苯唑氟草酮、2,4-滴丁酯、氯氟吡氧乙酸等除草剂进行苗后除草 。
⑤在玉米长到5-6叶时
  如果发生较重的矮缩病,也可以采取割苗的方法进行防治矮缩病 。
⑥在药物防治管理上
  可以从玉米长到2叶1心开始,加强田间巡查防治,零星发病的病株应当及时拔除田外进行焚烧深埋 。
  对于发病的地块,应当在病发初期时,及时使用吡虫啉、高效氯氰菊酯、三氮唑吗啉胍、扑虱灵、病毒A、氯溴异氰菌脲、甲胺磷、植病灵等药物喷施防治,连喷2-3次 。
【玉米粗缩病是什么原因造成 玉米粗缩病的症状与防治措施】  如果玉米的病情轻可以每隔5-7天喷药1次,病情重可以每隔3-5天喷施1次,但要注意交替用药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