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插图
针对猪气喘病 , 要坚持自繁自养 , 严格杜绝外来发病猪只的引入 , 保证猪群各阶段的合理营养 , 避免饲料霉败变质 , 还要做好疫苗免疫(疫苗必须注入胸腔内)工作 。猪气喘病偏方:癞蛤蟆2个 , 焙干研末 , 每次5克拌料喂服 , 连喂15天;鱼腥草25克 , 水煎 , 候温灌服 , 每日1次 , 3次为一疗程 。

文章插图
一、猪气喘病的流行病学
1、猪气喘病只发生在猪身上 , 不同品种、年龄、性别的猪都能感染 , 其中哺乳猪和幼猪最容易感染 , 发病率和死亡率高 。其次是妊娠后期和哺乳母猪 , 育肥猪发病较少 。母猪和成年猪多为慢性和隐性感染 。
2、病猪和带菌猪是本病的传染源 。病原体存在于病猪和带菌猪的呼吸道及其分泌物中 , 在猪体内存在的时间长 , 病猪在症状消失后半年至一年以上也能排出菌 。猪场发生本病主要是从外面购买隐性感染猪 , 哺乳仔猪经常感染生病母猪 。呼吸道是本病的传染途径 。病原体随病猪咳嗽、气喘、喷嚏分泌物排到体外 , 形成飞沫 , 经呼吸道感染健康猪 。本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 多见于冬春季节 。新疫区暴发性流行 , 症状重 , 发病率和死亡率高 , 急性经过多的旧疫区慢性经过 , 症状不明显 , 死亡率低 。气候骤变、寒冷阴湿、饲养管理和卫生条件差、继发性感染等原因 , 可加重病情 , 提高致死率 。随着规模化养猪业的兴起 , 猪气喘病呈现出新的流行特征一般如下:
(1)仔猪发病率提高 , 成年猪多呈隐性感染 。过去 , 不同年龄的猪可以感染和发病 , 而育肥猪的隐性感染较少 。仔猪的发病率有增加的倾向 , 特别是在25-45日龄的仔猪断奶时期 , 由于分组、饲料变化、饲养环境变化等的应激反应 , 仔猪的抗病能力下降 , 容易发生这种疾病 , 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于其他时期 。猪气喘病原在部分猪场分布较广 , 成年猪多呈隐性感染 。
(2)规模场发病率提高 , 发病面积扩大 。随着规模化养猪业的发展 , 异地诱发和流通频繁 , 但在诱发和流通交易过程中 , 由于检疫控制不严格 , 没有严格按照检疫规程实施产地检疫和实验室检查 , 无法正确识别“病猪”由于携带病原微生物的隐性感染猪带菌在异地传播 , 该病在一些猪场大面积流行 , 同时规模养殖场饲养密度大 , 饲养管理差 , 发病情远远高于散户 。
(3)发病季节明显 , 混合感染较多 。冬春季节气温较低 , 很多养殖场为了保证猪舍的温度 , 而忽视了通风换气 , 导致空气质量下降 , 容易诱发这种疾病 。根据疫情病学调查 , 本病最容易发生在饲养管理和卫生条件差的猪场 。如有的猪场防疫消毒不严格 , 养殖场环境污染严重 , 多种病原长期存在 , 猪群处于隐性感染状态 , 机体抵抗力下降可引起混合感染 , 多种疾病同时发生 , 防治困难增加 。
3、本病冬春寒季多见 , 四季均可发生 。猪舍通风不良、猪群拥挤、气候突变、阴湿寒、饲养管理和卫生条件不良可促进本病发生 , 加重病情 , 如有继发感染 , 病情更加严重 。常见的继发性病原体有巴氏杆菌、肺炎球菌等 。猪场首次发生本病时 , 经常发生暴发性流行 , 急性经过多 , 症状重 , 病死率高 。老疫区猪场多为慢性或隐性经过 , 症状不明显 , 病死率低 。
- 为什么要使用乳猪教槽料?乳猪教槽料的种类
- 仔猪副伤寒的防治方法,附临床表现
- 母猪产床是什么?有哪些优点
- 猪的生活习性及行为特点,喜群居爱干净
- 仔猪黄白痢的防治措施,附症状表现
- 猪流感的症状有哪些?猪流感一般什么时候流行
- 猪圆环病毒病的防治方法,附临床症状
- 鹦鹉鱼常见病的治疗方法,附病态表现
- 兰花白绢病的防治方法,症状和发病特点如何
- 常见的猪饲料添加剂有哪些?附详细介绍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