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蜂的起因和防治是怎样?如何处理被盗蜂群


盗蜂的起因和防治是怎样?如何处理被盗蜂群

文章插图

盗蜂的起因:蜂群起盗的原因与饲养管理有着直接关系 , 同时与品种也有一定关系 。防治措施:不给蜂群造成任何作盗机会;要常年饲养强群 , 并保持长期饲料充足;无蜜源期不饲养弱小蜂群 , 无王群要及时合并或介绍入蜂王;除了大流蜜期之外 , 要撤出巢内空脾 , 保持蜂脾相称;缺乏蜜源时期要缩小巢门 , 自天少检查不喂蜜 。
盗蜂的起因和防治是怎样?如何处理被盗蜂群

文章插图
一、盗蜂的起因
蜂群起盗的原因与饲养管理有着直接关系 。被盗群多为弱群、无王群、蜂少脾给多的群 , 或者刚开箱检查处理过的蜂群、刚补喂过蜜糖饲料的蜂群 , 以及使用挥发性药物防治蜂病的蜂群 。另外 , 盗性与品种也有一定关系 , 有的品种盗性较强 , 防卫能力较弱 , 容易作盗与被盗;反之则不爱起盗 。
二、预防盗蜂的措施
在饲养管理蜂群的日常工作中 , 养成防止蜂群被盗的习惯 , 不给蜂群造成任何作盗的机会 。要常年饲养强群 , 并长期饲料充足 。无蜜源期不饲养弱小蜂群 , 无王群应及时合并或介绍入蜂王 。除大流蜜期外 , 应撤出巢内空脾 , 保持蜂脾相称 。蜜源不足的时期必须缩小巢门 , 自天少检查不喂蜜 。平时要注意不要把蜜汁糖浆洒在蜂箱外面 。场所的蜡屑随时清扫干净 , 巢脾、蜂蜜要严格保管 , 减少偷蜂的机会 。在易发生盗蜂期间 , 不使用易发生盗蜂的药物来预防螨虫和疾病 。对于盗窃性强、防卫能力差的蜂种(如高加索蜂等) , 应根据其特点 , 在饲养管理过程中贯穿防盗措施 , 在蜜源结束前安排防盗措施 , 在容易发生防盗高峰的季节应注意巡逻 , 如果有防盗蜂苗应立即处理 。
三、如何处理被盗蜂群
1、己起盗峰的蜂场 , 有条件的话马上转移到大蜜源地采蜜就能慢慢好转 , 没有大蜜源的只有零星蜜粉源的时候不能转地 。否则 , 盗蜂只会越来越多 。
2、初次盗蜂不严重时 , 可在盗蜂群箱前用树枝和杂草遮挡或安装防盗蜂窝门(板条锯成N形弯曲巢门洞) , 并在踏板上抹煤油或卫生球粉、石碳酸等有气味的物品驱赶盗蜂 。
3、如果是一群盗另一群 , 可以交换作盗群和被盗群的位置 , 迷惑盗蜂 。
4、如果多数蜂群同时被盗 , 最可靠的方法是将被盗群转移到离原地3~5km的地方 , 暂时放置一段时间 , 蜂群秩序恢复正常后再返回原地 。
5、如果是几群峰同时盗一群时 , 可以把被盗群搬走暂时幽闭 , 在原来的位置放置有继承箱的空蜂箱 , 盖上纱罩 , 巢门插入20cm长的管子 , 管子外部与巢门并齐 , 箱里边的一头略垫高一点 。此时 , 盗蜂只能通过接收巢门的管子进入蜂箱 , 没有出来的机会 , 聚集在明亮的纱罩下 。傍晚释放这些盗窃蜂 , 2~3天后 , 这些盗峰不再飞来 , 把原群搬回 。
【盗蜂的起因和防治是怎样?如何处理被盗蜂群】6、小群或交尾群起盗 , 应立即将被盗群合并到盗群里去 , 或把盗足的蜜脾连蜂补到盗空的小群内 , 补足蜂量和蜜脾 , 交换箱位(必须在晚上进行) , 同时在箱门口放上大量青草 , 让蜜蜂进出很慢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