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白鸡好不好( 二 )


果然,不久谢安重病,于公元385年10月12日(农历八月二十二日)去世 。
谢安梦到白公鸡,便知不是吉兆 。
《韩诗外传》记载:“田饶事鲁哀公而不见察,田饶谓哀公曰:‘臣将去君,黄鹄举矣 。’哀公曰:‘何谓也?’曰:‘君独不见夫鸡乎!首戴冠者,文也,足搏距者,武也,敌在前敢斗者,勇也,得食相告,仁也,守夜不失时,信也 。鸡有此五德,君犹日瀹而食之者,何也?则以其所从来者近也 。夫黄鹄一举千里,止君园池,食君鱼鳖,啄君黍粱,无此五者,君犹贵之,以其所从来者远矣 。臣将去君,黄鹄举矣!’”
听说过一个民间故事,佐证了白公鸡的“文武勇仁信” 。
某家媳妇为人不淑,勾引奸夫,害死公婆 。却说出殡当天,老太太养的鸡都跳出了后院,似乎知道主人要走了,特地来送行似的,一只大白公鸡跳上了棺材,弹着它健壮的后腿,扑扇着洁白的翅膀,顶着血红的鸡冠,站在棺材上甚是吓人 。
人群中有人喊:“白公鸡踩棺,鸡神降临!”送葬者都朝棺材磕头,恶媳吓晕了 。
突然,大白公鸡竟开口说话:“我是被害死的,我儿媳是一个坏人,连同他的旧情人将我杀害,为的是谋取我们的家产……”说毕,白公鸡跳了下来 。
众人报官,恶人受到惩治 。

家有白鸡好不好

文章插图


(三)
远古时期,公鸡被世人当成活时钟,人们鸡鸣而起,日落而息 。
《春秋纬说题辞》从感应学的原理上对此进行阐述:“鸡为积阳,南方之象,离为日,积阳之象也 。火阳精物,炎上,故阳出鸡鸣,以类感也 。”
东晋时期,学者郭璞又在《玄中记》给了我们另一种解释:“东南有桃都山,上有火树,名曰:‘桃都枝’,相去三十里 。上有天鸡 。日初出照此木,天鸡即鸣,天下鸡皆随之鸣 。”
看过《鬼吹灯·怒晴湘西》的朋友,应该对里面的那只怒晴鸡印象深刻,这只雄鸡已经活了差不多六年时间,它的主人不顾众人劝阻,执意要宰杀它,众人不解何故,和鸡主攀谈过后,对方才告诉众人:“此鸡非鸡,乃是妖物,你们这些后生,难道没听过‘犬不八年、鸡无六载’之理?”
“犬不八年、鸡无六载”,据说出自西汉学者京房撰写的《易妖占》中 。
不过,《搜神记》中则言:“鸡不三年,犬不六载 。”言禽兽之不可久畜也 。
南朝宋时期的文学家刘义庆,在其创作的志怪类小说集《幽明录》中讲了一个鸡成妖的灵异事件 。
临淮郡居民朱综,某年母亲去世,作为儿子的他长期在外宅居住守丧 。
一日,朱综听家人说妻子生病了,就进到内室看望妻子 。妻子却对他说:“守丧是一件大事,夫君还是不要经常回来为好 。”
朱综疑惑,对妻子说:“自从母亲去世后,我就没有回过内室,你这样说是何意?”
妻子嗔怪,瞪了他一眼,说道:“夫君,你不是经常回来吗?”
朱综顿觉蹊跷,私下嘱咐妻子贴身丫鬟:等到下次他再回内室,就把门窗都锁上,赶紧通知外宅的人进来捉拿 。
不久,果真内室传来消息,说是已经将人关在屋里 。朱综冲进去察看,那个被关之人已变成一只白公鸡 。
家人一眼认出,这是在家里养了好几年的鸡 。朱综将之杀死之后,怪事就此绝迹 。
家有白鸡好不好

文章插图


(四)
大悲 。大苦 。这是“鬼”之所以为“鬼”的精神起源 。
“鬼”,来自于宗教,佛经中就详细记录了鬼的种类 。人没有修成正果,死后就会进入六道轮回,其中一道便是“饿鬼”(六道:天道、人道、畜生道、阿修罗道、饿鬼道、地狱道)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