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按摩四肢,可疏通十二经脉,活动四肢关节,促进周身血液循环,活血化瘀,防治全身关节炎及其各种疾病具有良好的作用 。其主要按摩、艾灸穴位介绍如下:
三阴交
位置:位于内踝高点上方3寸、胫骨内侧面的后缘上;取穴位时,正坐或仰卧,沿内踝尖直下3寸,于胫骨内侧面后缘取穴 。
功能:健脾化湿、疏肝益肾,对不孕、痤疮、脱发、脂溢性皮炎、黑变病有效 。
血海
位置:位于髌骨内上缘上方6~7毫米处;取穴时,患者屈膝,医者以左手掌心按于患者右膝髌骨上缘2~5指,向上伸长,拇指约呈45℃斜置,拇指尖下即是穴位 。
功能:调和气血、散风祛湿,适用于湿疹、荨麻疹、蝴蝶斑、斑秃、面部色素沉着 。
合谷
位置: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约平第二掌骨中点处;取穴时,一手的拇指指骨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取穴 。
功能:疏风清热,能通络,润面泽颜,对头面五官疾患、痤疮、荨麻伴侣、风疹有效 。
曲池
位置:位于肘横纹外端与肱骨外髁连线的中点处;取穴时,屈肘成直角,在肘横纹桡侧端凹陷处取穴 。
【活血化瘀按摩手法 促进血液循环健脾化湿】功能:祛风解表、调和营卫、除疹止痒,可用于瘾疹、脂溢性皮炎、荨麻疹、痤疮 。若治荨麻疹,配伍足三里、隔腧、血海效果更好 。
足三里
位置:位于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处开1横指;取穴时,正坐或仰卧屈膝、于犊鼻穴直下3寸、距胫骨前嵴约1横指、当胫骨前肌上取穴 。
功能:健脾和胃、调补气血、健体美容,对虚劳羸瘦、面部皱纹、面色萎黄、痤疮有较好的疗效 。
- 小儿推拿汗多手法 小儿出汗多怎么按摩
- 小儿推拿利小便手法 宝宝小便不畅按摩
- 腮腺炎小儿推拿手法 小儿腮腺炎推拿图
- 小儿推拿黄疸的手法 新生儿黄疸小儿推拿
- 小孩发烧按摩哪个部位退烧 小孩发烧5步按摩退烧图
- 清宫后还有残留物怎么办 食疗+热敷+按摩+药物等搭配使用效果好!
- 七步洗手法口诀 七步洗手法时间
- 使用洗面奶之后应该使用什么 洗面奶洗脸的正确手法
- 七步洗手法的时间应不少于多少秒 规范洗手有几个步骤
- 七步洗手法全程需要多少秒 七步洗手法的步骤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