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作为一个症状 , 无论外感 , 内伤 , 多种急慢性疾病均可出现 , 是小儿疾患中最常见而又明显的症状之一 , 下面来看看小儿发烧推拿的正确手法 。
小儿发烧病因病机
根据发热原因 , 小儿发热一般分为外感与内伤两大类 。
外感发热:多因小儿形气未充 , 腠理不固 , 卫外功能低下 , 加之寒温不能自调 , 易为风寒 , 风热等邪气所侵 。风热袭表 , 常致肺卫失宣 , 邪热郁针 , 充斥于形;风寒束表 , 卫阳被郁 , 寒从热化 , 郁蒸于形 , 均可导致发热 。
内伤发热:外感不解 , 风寒入里化热或温热邪气直中气分而成里热实证 , 邪热充斥 , 弥散于形 , 导致气分热炽 。
小儿发烧推拿常用手法
开天门100次
位置:两眉中间至前发际呈一直线 。
手法:推法 , 以拇指指肚 , 在穴位做直线推动 。两拇指自下而上交替直推 , 推50-100次 。
推坎宫100次
位置:自眉头沿眉心向眉梢呈一直线 。
手法:推法 , 以拇指侧面或指肚 , 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 。两拇指自眉心向眉梢做分推 , 推50-100次 。
运太阳100次
位置:眉梢与眼角延长线相交处 , 眉后按之凹陷处 。
手法:运法 。以拇指或中指指端在一定穴位 , 由此往彼做弧形或环形运转推动 。用中指指端运 , 称运太阳 。运50-100次 。
推拿要领:运法宜轻不宜重 , 宜缓不宜急 , 要在体表旋绕摩擦推动 , 不带动深层肌肉组织 , 频率一般每分钟80-120次 , 运时向耳廓方向稍用力 。
揉耳后高骨50次
位置:耳后入发际高骨下凹陷中 。
手法:揉法 , 以手指指肚 , 吸定于一定部位或穴位 , 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揉动 。揉30-50次 。
推拿要领:操作时用力应轻柔而均匀 , 手指不要离开接触的皮肤 , 应使该处的皮下组织随手指的揉动而滑动 , 不要在皮肤上摩擦 , 频率为每分钟200-300次 。
清天河水300次
位置:前臂内侧正中 , 自腕横纹上至肘横纹上呈一条直线 。
手法:推法 , 以食指 , 中指指肚 , 在穴位上直线推动;推300-500次 。
推拿要领:用力宜均匀柔和 , 推动时要有节律 , 频率为每分钟200-300次 , 推的方向一定是从腕到肘 , 不可反向操作 。
外感发热推拿手法
外感风热
主症:发热汗出 , 鼻流浊涕 , 喷嚏 , 咽喉红或肿 , 口感 , 唇红 , 舌质红 , 苔薄黄 , 脉浮数 , 指纹青紫 。
治疗原则:疏风清热 , 宣肺解表 。
推拿处方:分推坎宫 , 上推天门 , 柔耳后高骨 , 掐风池 , 清肺经 , 清天河水 , 逆运太阳 , 推六腑 , 掐揉少商 , 拿合谷 。
推拿原理:分推坎功 , 逆运太阳 , 上推天门 , 耳后高骨 , 用以疏风解表 , 清肺经 , 天河书 , 退六腑 , 用以宣肺清热;掐揉少商 , 拿合谷 , 清板门 , 用以清利咽喉 。
- 小儿推拿清大肠的手法 清大肠经小儿推拿图
- 小儿推拿小肠经的功效 小儿推拿清小肠的手法
- 小儿肝经的正确位置图 小儿推拿肝经的作用
- 儿童发烧能吃葡萄吗 宝宝发烧吃什么水果好
- 儿童食积推拿按摩手法 小孩食积推拿图解
- 小儿胃经的准确位置图 小儿清胃经正确手法图
- 小儿推拿三关的作用 推三关准确位置图
- 小儿推拿小横纹的位置 小横纹的作用
- 婴儿长牙时发烧怎么办?
- 小儿腹痛推拿手法图解 小孩腹痛最快推拿手法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