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行常见的运动方式之一,经常走路的人比不爱步行的人更能预防心脏病,除此以外步行还有其它的好处,下面为大家介绍经常步行有什么好处 。
经常走路有什么好处
心脏健康
对大多数人来说,走路是预防心脏病最简单和最方便的方法 。根据研究,与每周步行少于1小时的老人相比,每周步行4小时以上者,其心血管住院费减少69%,死亡率减少73% 。
大脑健康
据研究,要防大脑萎缩、老年痴呆,途径之一就是保证每周步行不少于9.6公里 。步行不仅可以增加大脑体积,也会让记忆力出现问题的机率降低50% 。
远离糖尿病
其实控制糖尿病并不难,研究表明,一星期坚持3天,每天在30分钟内步行3公里,糖尿病的发病率就可降低25%;每周坚持4天,可降低33%;每周5天,则能降低42% 。
骨骼健康
走路能让骨骼更合理地支撑身体重量,从而减少骨骼内矿物质的流失,预防、改善骨质疏松 。此外,据美国专家介绍,与跑步相比,走路不仅对关节的压力小,而且还能延缓关节功能的衰退 。
减轻体重
散步每30分钟消耗75千卡的热量 。减轻体重只有步行最合适 。所以,还在为肥胖而困扰的朋友们,吃完饭,可以到楼下去散散步 。俗话说:“饭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 。”可想而知,步行的好处有多多 。
怎么走路最健康
走路,虽然每个人都会,但要想达到锻炼的效果,需要加点技巧,并且不同的人群应采用不同的走路方式 。
1.体弱者:甩开胳膊,大步跨体弱者要达到锻炼的目的,每小时走5公里以上最好,走的太慢达不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只有步子大,胳膊甩开,全身活动,才能调节全身各器官的功能,促进新陈代谢 。而且时间最好在清晨和饭后进行,每日2~3次,每次半小时以上 。
2.肥胖者:长距离健步走每日2次,每次1小时,步行速度要快些 。这样可以使脂肪燃烧,从而减轻体重 。
3.高血压患者:前脚掌着地挺起胸高血压患者走路,步速以中速为宜,行走时上身要挺直,否则会压迫胸部,影响心脏功能 。走路时要充分利用足弓的缓冲作用,要前脚掌先着地,不要后脚跟先落地,否则会使大脑处于不停的振动,容易引起头晕 。
4.冠心病患者:缓步慢行冠心病患者走路速度不宜过快,以免诱发心绞痛 。应在餐后1小时后再缓慢行走,每日2~3次,每次半小时,长期坚持可促进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有助于改善心肌代谢,并减轻血管硬化 。
5.糖尿病患者:摆臂甩腿挺起胸糖尿病患者行走时步伐尽量加大,挺胸摆臂 。用力甩腿,最好在餐后1小时进行,以减轻餐后血糖升高 。每次行走半小时或1小时为宜 。但对正在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应该避开胰岛素作用的时间,以免发生低血糖反应 。
6.其他健康人群:健步走跑步承受不住,不如选择健步走,既能强身健体,又可减轻对关节的损伤 。长期坚持下去,其效果会优于跑步 。
走路注意事项:
①速度有讲究:60~70步/分钟的慢速和80~90步/分钟的中速,适用于保健;100~120步/分钟的,减重健体更有效 。
②频率有讲究:每周至少3次,每次至少30分钟 。
【经常走路有什么好处】③指标有讲究:心率120~130次/分钟,步长70~80厘米为宜,距离以8500步为上限 。
- 宝宝缺钙的症状有哪些 宝宝缺钙的的表现
- 桑叶泡水喝有什么功效 桑叶泡水喝的功效多
- 地蚕草的功效与作用
- 大学生搞钱路子有哪些?大学生在宿舍怎么赚钱?
- 多囊卵巢吃鹿胎膏管用吗 单纯中药治疗效果有限!
- 多多进宝有必要开吗?是干嘛的?
- 多多进宝有什么坑吗?有哪些骗局?
- 拼多多店铺采集软件有哪些?商品采集技巧有哪些?
- 手指甲上有坑是怎么回事 为什么指甲凹凸不平有小坑
- 怎么走路最健康 这么走居然还能治病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