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护牙齿 预防蛀牙 如何照护宝宝的第一颗牙?

很多家长误以为不用太过在意宝宝的乳牙 , 反正乳牙会掉、恒牙会长出来 , 其实3岁儿童蛀牙达6成 , 而3岁以前的口腔健康决定一辈子的蛀牙状况 。此外 , 随着饮食的多元与精致化 , 孩子接触甜食的机会增加 , 如何巩固一口好牙 , 需要家长多加留意 。
宝宝何时会长第一颗牙
人类拥有乳齿列和恒齿列两套牙齿 , 婴幼儿时期会长好上下各十颗 , 共二十颗的乳牙 。
其实早在母亲怀胎5~6周时 , 牙胚就已形成 。胎儿在子宫内4~6个月时 , 乳牙就开始钙化 , 到出生前乳牙的牙冠都已经完成 , 在出生后6个月左右 , 下颚正中门齿牙根完成后就会萌发出来 。
其它的乳牙依续约3个月至半年长出 。直到宝宝2岁半左右 , 20颗乳牙萌发完成 , 咬合的功能大大提升 。
但宝宝乳牙萌发的快慢因人而异 , 甚至可相差至半年 , 除非到1岁半还没长乳牙出来 , 则要请牙医检查 , 否则可以等待 , 因为牙根尚未长好成形就不会萌发 。
然而 , 乳牙、恒牙的排列会影响牙齿的功能 , 因此萌发的顺序比快慢重要 , 没有一颗挨着一颗长 , 容易排列参差不齐 , 对咬关系不佳、咬合功能也就不好了 。
但乳牙门齿区常见有缝隙并不紧密 , 称为「原始空间」 , 属正常现象 , 是为预留以后较宽大的恒牙空间 。
长乳牙时常见的状况
宝宝一出生就有牙齿
婴儿一出生就有牙齿并不常见 , 有报告指出 , 每2,000至3,000个婴儿 , 会有一个通常长在下颚前齿区 , 又称「出生牙」;或出生一个月内就长牙 , 又称「新生牙」 , 这种太早长出的牙齿俗称「鬼牙」 。
一般小儿科医师见新生儿有此种牙 , 会同时会诊牙医师 , 如果为正常乳牙(通常为乳牙的两个下颚正中门齿) , 应留下观察 , 唯喂食母乳时应防咬伤母亲乳头 。
另外 , 有的宝宝在出生时有看似牙齿的白色组织 , 它只是松动的胚胎发育遗留下的钙化组织 , 可以拔除 , 甚至有时在上颚前牙区有黄白色小颗粒状的皮脂腺角化组织 , 几天后会自然脱落 。
长乳牙会发烧
长一辈的老人家传说长乳牙会发烧 , 这是没有医学根据的 , 一般是恰巧婴儿六个月大后 , 母亲给婴儿的抗体已经没了 , 母乳中拥有的大量抗体也用罄了 , 所以婴儿六个月后容易因为感染而发烧腹泻 , 刚好这阶段又开始长乳牙 , 才有这种误认 。
否则六岁时长第一颗恒牙的大臼齿、及换长其它恒齿时 , 岂不也常常要发烧 。发烧是感染的防御机制 , 除非高烧不退 , 就得找小儿科医师诊治了 。
婴幼儿也要预防蛀牙
喝完奶就睡着 , 预防奶瓶性龋齿
经常见婴儿周岁就开始蛀牙了 , 主要原因是没有好好的清洁乳垢 , 以及喂食的方式不当 , 不管是配方奶或母奶 , 在口腔内均会产生奶垢、牙菌斑附着在乳牙上 , 再经细菌发酵代谢所产生的酸 , 脱钙侵蚀乳牙 , 蛀牙于焉产生 。
奶瓶性龋齿就是指习惯含着奶瓶睡着 , 造成猛爆性蛀牙的写照 。甚至 , 有婴幼儿刚长完的二十颗乳牙竟然有蛀到十七、八颗的窘境 , 当然睡前习惯吸母乳后没有洁牙;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