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直播电商,确实很难帮助品牌溢价,更多的是完成高效率的销售转化 。 但在未来,伴随直播内容进一步丰富,场景更多样,新品更多,帮助品牌溢价和提高知名度是必然的事 。 某种意义上,可以看作直播会把天猫的发展之路又走了一遍 。
我国的品牌整体营销水平较低,品牌创新少,喜欢搞价格战,很多小牌子逢年过节搞促销,基本上是伤敌一千自损一千五 。
美国很多品牌的营销能力极强,比如乐高,迪士尼,孩之宝,这些个鳖孙儿拍广告都拍2个半小时的,还上电影院线卖票 。 做广告不花钱还挣钱,玩的贼溜 。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按照马斯洛人类需求分析电商:
第一阶段满足衣暖食饱;
第二阶段追求安全可靠;
第三阶段则是社交需求 。
现在的趋势是:“购物环境”变成了“社交+购物环境” 。
更有意思的是,一旦进入第三阶段,就会有凡勃伦效应出现,那么,更贵的东西开始卖得动了 。 也许某一天,你的淘宝头像上挂着卡地亚的LOGO,是因为你真的买了卡地亚 。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关于“场”?技术端:
日常应用的互联网产品本质上没有创新,都是线下的提效,比如大众点评是以前的口口相传,美团外卖干掉了餐厅传单,滴滴替代了电话叫车,有了微信就不用写信 。 有了群聊就不用街角碰头商量个事儿 。
但到了5G时代,就很难说了,4G和5G的区别,就像二维动画和3D电影 。

文章插图
线下效率最高的是逛商业街超市,线上是逛淘宝京东拼多多,但有可能在下一个时代,效率高到打开任何一个app都能购物,任何场景下都能搜相关商品,云店铺会大量普及 。
5G对直播的早期影响是:多场景切换,高清缩放;中期是:多智能终端切换,试妆试穿;后期是:沉浸式虚拟逛街 。
?流量端:
流量私域化不是从微信群的微商开始的,而是从CCTV开始的,那个时候每个节目组都是一个私域流量池,依靠前后贴片广告和节目中插广告变现,现在换了名字,叫Feeds流广告 。
电商的去中心化是从小区微信群开始的,3-4个做微商的宝妈可以包圆整个小区的水果蔬菜月饼洗发水
迄今为止,大部分商家做私域流量还是伪概念,哪怕你有几千万粉丝,本质上只是一个发布消息的通道,离粉丝经济还差的很远 。 目前最大的私域流量,掌握在各大内容平台上的KOL手里,无论是图文达人,视频达人,还是直播达人,变现模式基本是广告、观众打赏、平台补助,9成以上达人没有货源 。
?平台端
淘宝直播是个劳动密集型产业,随着直播工具的普及和成熟,克隆店会逐渐减少,贴两张图就能开店卖货的时代结束了 。 另外,伴随开播时长接近线下开店时长,代播生意将是一个新兴产业 。
淘宝的竞争壁垒是良好的售后和消费者保障体系,这部分需要平台重金投入而且纯亏,但对消费者来说非常舒服 。

文章插图
抖音、快手做电商直播有一个无形的天花板:平台是娱乐属性 。 按照极限推演法,如果你一打开快手10个主播8个卖货,打开抖音10个短视频5个挂商品橱窗 。 整个APP气场都会变 。 所以这两位时代骄子会不断扩大用户规模,把电商的分母做大,稀释平台的电商属性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