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秋招大战中,大学生无法支配的人生( 五 )


“致诚劳动者”公益法律平台的法律研究员徐至文在访谈中提到 , 三方协议虽然通常不能代替劳动合同 , 但仍是有效的法律协议 , 一旦遇到违约 , 可以依照协议要求协议项下的权利 。 “但是具体到比如说赔偿多少 , 要看你的协议是否约定 。 ”
互联网公司提供的三方协议 , 通常只会对校招生的违约行为进行赔偿约定 。 例如2020年 , 京东在三方协议中约定如果校招生违约 , 需要支付5000元违约金 。 针对公司违约行为进行赔偿协定的协议寥寥无几 , 这也进一步加大了校招生被违约后的索赔难度 。
如果三方协议中没有相关约定 , 应届生的索赔将更加困难 。 针对这种情况 , 徐至文补充道:“你可以去尽力收集相关证据证明自己的损失 , 但最终法院会考虑各种因素酌情确定赔偿金额 。 ”
今年7月 , 高途教育大量毁约已经和公司签订三方协议的毕业生 , 在电视台进行报道后 , 每位毕业生收到了1000元的违约赔偿 。
1000元的违约金 , 远远不能覆盖掉应届生投入的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 。 21届毕业生小杨在毕业前和天津高途签署三方协议 , 6月7号下午四点 , 在原本约定入职时间的前一天 , 小杨突然被通知入职时间推迟一周 。 此后 , 入职时间一推再推 , 入职群里200多名毕业生在忐忑中等待了将近一个月 。
“每次推迟后我们去问HR , 那边的回答都模棱两可 。 ”小杨也曾尝试和公司沟通 , 但每次都无法得到准确答复 。 “在等待入职的这段时间里 , 我们也错过了好多其他机会 。 ”
小杨可以理解公司的处境艰难 , 让她愤怒的是公司用各种理由拖延 , 让她错失机会 。 “每次推迟入职时间的时候都是以不同的借口 , 又是放假啊又是培训师不在啊种种理由 。 ”HR甚至暗示让应届生自己提出解约 。 “高途那边讲公司应届生先提出违约的话可以不用付违约金 , 但是我们谁也不甘心 , 如果提前解约就相当于这段时间的金钱和时间都浪费了 。 ”
最终 , 熬过快一个月 , 高途赔偿1000元解约金 , 而小杨和同在群里的200多名应届生错过校招 。
签署三方后违约 , 尚且可以要求企业按协议赔偿 , 而如果只是接到口头offer或者录用意向书 , 企业违约甚至没有什么成本 。 “如果是意向书的话 , 比如只是说恭喜你通过面试这类 , 基本上不太可能依照这个东西来维权 。 ”徐至文补充道 。
应届生遇到的很多问题具有一定共性 , “致诚劳动者”公益法律平台的一些成员 , 会收集问题写成文章 , 包括劳动合同“排雷”、offer被毁约、试用期被违法辞退等等 , 方便校招生和更广泛的劳动者了解相关信息 。 这些文章被发表在一个名为“致诚劳动者”的公众号上 。
文章的作者们 , 还有一个更为人熟悉的身份 , 那就是在今年5月“字节PUA北大实习生”事件中 , 一直战斗在与公司交锋一线的法律人 。 ——她们是北大女生和字节HR谈判时 , 提到过的“律师姐姐” 。
事件发酵当晚 , 徐至文和陈言成觉得这是一个让大家了解劳动法知识的好机会 , 于是连夜赶出“致诚劳动者”公众号的发刊文 。 徐至文回忆 , 当天晚上大家熬了个大夜:“陈言成写到凌晨五点 , 第二天早上我又接着改 。 ”

互联网秋招大战中,大学生无法支配的人生

文章插图

公众号“致诚劳动者”的推送截图
这篇发刊文的标题叫做《潦草的创刊词:字节PUA北大实习生引发的潦草上线》 , 称它潦草 , 是因为原本这个公益法律平台需要更长的筹备时间 。 过去十几年 , 致诚公益律师们主要以农民工为援助对象 , 常年为讨薪、工商赔偿等问题奔波 , 而近些年 , 他们发现有更多人需要法律帮助 。 用徐至文的话来说 , 新出现的劳动法问题越来越多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