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oupon团购网站的创业史 为什么groupon在美国那么火

2008年11月 , Groupon成立 , 10年后 , 它的模仿者美团拓展了自己的业务边界 , 成为泛生活服务的平台型巨头 , 在香港上市 。 而Groupon这个团购模式开创者 , 早已褪去了曾经的光环 , 经历了严重的股价下跌和业务收缩 , 丢掉了市场领导者的地位 。
今天不详谈Groupon的失败历史 , 而谈一谈它在早期怎样成为当年美国增长最快 , IPO发行价最高的互联网公司之一 , 供创业者们参考 。
从The Point到Groupon
Groupon有两位主要创始人 , 安德鲁·梅森和埃里克·莱夫科夫斯基 。 2006年 , 安德鲁·梅森还是西北大学音乐系的学生 , 不过他对于编程很有兴趣 , 自己运营着一个叫“政策树”的网站 。 当地企业家埃里克·莱夫科夫斯基看到梅森在编程和制作网页方面的技能 , 招募他进入自己的公司工作 。 经过几个月的观察后 , 2007年1月 , 莱夫科夫斯基让梅森去他的另一家叫The Point的公司工作 , 这家公司是梅森参与创立Groupon的起点 。
The Point是一家类似于任务发布平台的社交网站 , 有人在平台上发布任务或事件 , 然后召集人们在有效期限内限期去完成它 。 这家初创企业并没有获得成功 , 它当时的影响力范围仅限于芝加哥 , 没有能力往全国扩张 。
莱夫科夫斯基以及梅森等早期高层管理人员每周都开会 , 想要找出让企业发展的办法 。 在2008年中期 , 团队内部想出了一个新点子:既然人们可以通过The Point召集不同的人来共同完成某一件事 , 为什么不能召集几十个想要买同一种产品的人 , 看看能否帮助他们获得团体折扣?
这个想法在安德鲁·梅森其实在The Point的初期就提出过 , 但是公司并没有执行 , 现在莱夫科夫斯基认为它可行 , 却受到了包括梅森在内的其它早期高管的反对 , 理由是不符合公司的核心使命 。 不过 , 一个事件影响了他们的想法 , 就是2008年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 。 危机使信贷市场停滞不前 , 公司的资金压力加大 , 获得现金流的渴望迫使The Point的人们做出改变 。 2008年11月 , Groupon诞生了 , 不过当时The Point内部只把它当成一个辅助项目 , 并没有预料到它后来的腾飞 。
Groupon的早期发展
Groupon最初的模式相当简单 , 它每天只发起一笔交易 , 提供一个本地商家的优惠券 , 通常会低至商品或服务原价格的2-3成 , 一旦购买优惠券的人数达到预期数量 , 交易就会生效 。

Groupon团购网站的创业史 为什么groupon在美国那么火

文章插图

这种模式其实相当有效 , 因为它很轻 , 不需要像电商平台一样处理物流运输 , 建立仓储 , 投入过多的资金和人员 。 在推广上 , 他们也采取了最节省资金的模式:通过口口相传 , 以及批量的发送电子邮件 , 吸引想要获得优惠的消费者 。
对于消费者来说 , 次贷危机 , 消费降级的情况下 , 可以用更低的价格购买到自己想要的商品 , 很划算、很有吸引力;对于参与团购的商家来说 , 在银行贷款收紧的时候 , 即使利润低一点 , 能够有大量的现金流涌入也是利好 。
现在看起来 , 这样的模式平平无奇 , 但在当时受到了媒体的追捧 , 它们大规模的报道这种模式 , 让Groupon的知名度瞬间起飞;这之后无论是招募参与团购的人 , 还是寻找加盟商家 , Groupon的工作都顺利了很多 。
Groupon业务发展的顺利让莱夫科夫斯基和安德鲁·梅森把重心放到了团购的这边 , 之后甚至关停了The Point的业务 。 他们也开始搭建高管的团队 , 招募了来自AOL的Ted Leonsis , 他后来成为Groupon的副主席 , 公司的长期业务合作伙伴Brad Keywell也加入到团队中来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