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质量监测中心:开辟检验监管新航路

海淘到的宝贝不满意?你的负面评论可能正被检验检疫部门抓取到 , 随后锁定此产品进行跟踪监管和必要的执法 。 在跨境电子商务迅猛发展的新业态下 , 检验检疫部门也应运变身 , 成为全新的产品质量“守护神” 。
金秋时节 , 我们来到电子商务之都杭州 , 走近跨境电子商务检验检疫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国家监测中心(以下简称“国家监测中心”) , 见证这艘大数据“航空母舰”如何在跨境电商新蓝海中开辟检验检疫监管的新航路……
隐形
近年来 , 我国跨境电商贸易连续保持30%以上的高增速 , 预计2016年贸易额达6.5万亿人民币 , 已成为外贸增长强有力的新引擎 。 随着这种外贸新模式的爆炸式增长 , 以浙江杭州检验检疫局为例 , 每年20万单的业务总量变成了日均业务量 , 目标对象也由传统的贸易商变身为个体消费者 , 如何服务跨境电商健康发展、让社会公众安全放心消费?这成为了摆在浙江检验检疫局面前的一道新问题 。
质检总局支树平局长明确指出:“检验检疫机构要充分发挥技术、人才、检测资源等优势 , 探索出可供全国借鉴的经验 , 真正实现进得来、管得住、放得快 。 ”
浙江检验检疫局立足实际、一马当先、先行先试 。 自全国首个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经国务院批复花落杭州后 , 浙江局就对跨境电商检验检疫与监管服务进行大胆创新 , 为推动全国跨境电商健康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宝贵经验 。
“既然电子商务依托的主体是互联网 , 那么我们的监管也要跟上‘互联网+’的步伐 , 把住大数据这根主动脉!”浙江局党组的战略部署一语中的 。
2015年8月 , 质检总局批复同意在浙江(杭州)设立国家监测中心 , 采用风险监测手段 , 进一步探索完善跨境电商检验检疫监管新模式 。
国家监测中心按照“整体规划、不断创新”的要求 , 承担全国监测工作的统筹协调和信息化平台的开发管理 , 负责对全国跨境电商产品的质量安全风险进行监测和处置 , 通过大数据分析 , 体现对质量的评估、分析、预警 , 供执法部门、消费者和电商平台三方使用 。 成功将有形监管隐形在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中 , 充分体现“放、管、服”的全新监管理念 。
【跨境电商质量监测中心:开辟检验监管新航路】 变身
互联网时代、云计算时代 , 全新的视界挑战着已有的监管模式和理念 , 检验检疫亟待变身!浙江局以招拆招 , 运用大数据的威力 , 从成千上万的业务数据中锁定可疑的问题商品 , 编织起覆盖一线、事中、事后监管的跨境电商总体监测链条 。
国家监测中心以“169”搭建起信息化应用架构 , 即“一张网、六大平台、九个系统” 。 按照“全国一张网、全局一盘棋”的原则 , 建设“国家跨境电子商务质量安全风险监测网” , 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 , 实现与其他相关信息化平台的对接 , 实现“信息共享、数据互通、执法互助” 。 网之大 , 在于全国将逐步建成国家中心、省、市分中心和监测站(点)四层运行架构 , 统一使用一张网实施风险监控;网之密 , 在于监测数据来源广泛 , 不仅有系统内各业务系统 , 还有电商平台和各大网站 。 六大平台涵盖风险监测、技贸措施、大数据云平台、公共服务、打假维权、质量追溯 , 确保相关职能不缺位;九个系统则实现信息采集处理、质量安全监测、投诉举报处置、违法案件取证、数据分析评估、信息发布展示、公共门户网站、质量安全追溯、指挥调度协调等功能 。
由于形成覆盖全国的跨境电子商务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控体系 , 国家监测中心成了消费者的产品安全风险“守护神” , 同时因其监管增强了消费者的信心 , 也成了电商平台眼中的“财神”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