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O2O或成百货业转型新风口?( 二 )


经过一年的实践 , 胡硕认为跨境O2O的模式是广受消费者接受的 。 “一家三十多平米的小店一个月能做到近六十万的销售额 , 这对于百货店而言平效(评估卖场实力的重要标准 , 指平均每平米的销售金额)是非常高的 。 ”他说道 。

跨境O2O或成百货业转型新风口?

文章插图

友阿日本进口商品体验馆
尝到甜头后 , 友阿开始在跨境O2O领域做出更激进的布局 。 在今年4月 , 友阿建立了一个200平米的日本进口商品体验馆 。 馆内拥有的5千多个单品均直接从日本本土药妆店和零售店搜集而来 。
此外 , 友阿还针对高端用户群尝试做定制式海外奢侈品体验店 。 在上月 , 友阿跟意大利马尔凯大区——欧洲最重要的皮鞋皮具制造区域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 并签下该区域内两大奢侈品品牌Atelier Guarotti和Anibaldi Giancarlo&C.Snc的代理权 。 针对这两个品牌友阿将在今年下半年开辟定制式的体验店 , 消费者直接在体验店内选品、试穿并定制商品 , 在网络下单后商品直接从意大利直邮到用户手上 。
胡硕认为 , 对于友阿而言 , 以上种种跨境O2O尝试最大的价值在于 , 让友阿可以接触到全世界更多更丰富的产品及供应商 , 甚至是一些定制产品 , 这无疑让一家百货企业选择面更为丰富了 , 也让其具备其他购物中心所不能具备的“抢客户”能力 。
“相应地 , 对于消费者而言 , 他们通过跨境O2O就能从本地渠道体验到全世界比较优秀和有意思的产品 。 毕竟 , 不是所有消费者都有机会经常去到国外进行购物的 。 ”他说道 。
靠啥跟互联网企业厮杀?
实际上 , 据采访人员了解 , 除了友阿外 , 包括王府井百货、步步高集团、百联集团、天虹商场、摩登百货、广百百货等传统百货企业均从前年开始陆续加入到跨境O2O的大军来 。
但在此前 , 凭着在线上开展跨境电商的优势 , 天猫、聚美、丰趣海淘、寺库、鲜life等一系列电商企业早就开展了跨境O2O的布局 , 并打通整个跨境物流的链条 。
所以 , 百货企业的跨境O2O竞争对手俨然不能仅局限于传统零售的友商 , 还有一批意欲“颠覆”传统零售的电商企业 。
值得注意的是 , 跟百货企业不同 , 电商企业均有一个共同点——都非常懂得如何去进行商品运营及营造爆款 , 但这恰恰是大部分传统百货企业的弱项 。 那处于后来者的百货企业凭什么跟电商企业拼杀呢?
线下经营经验将成传统百货的一大优势 。 百联跨境运营部总监张毅向采访人员指出 , 跨境O2O体验店的本质仍是开店 , 所以均涉及到购物中心的选择、门店的选址、店面成本控制、线下运营等线下零售业驾轻就熟的问题 , 这是电商企业缺乏的经验 。
此外 , 百货企业的口碑基础也成了其做跨境O2O的一大王牌 。
“消费者对跨境商品体验的角度来看往往有两个痛点:第一 , 商品是否正品;第二 , 售后 。 ”百联集团百联全渠道COO张申羽表示 , 类似百联这类创立多年的零售企业 , 拥有一个非常好的品牌背书 , 让消费者对其保持信任 , 感受到百货企业的保障 。
除了品牌口碑外 , 胡硕也指出 , 传统百货所积累的客流量也是不可小觑的资源 。 依托传统百货企业现有的客流量 , 海外供应商可以迅速挖掘这些存量用户 , 比那些重新创立品牌去抓用户的企业更容易把销量做起来 , 因此供应商也会更愿意去跟传统百货进行合作 。
与此同时 , 通过这种客流的拉动下 , 传统零售企业还可以直接把消费者拉到线上来搭建整个电商生态 。 张申羽认为 , 从线下引流线上的成本比直接线上引流低的多 。 其透露 , 在百联全球购平台的时候 , 线下引流已经达到了整个流量占比的44% , 而该企业的线下门店每年均有10亿人次的客流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