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和控, 是保证工程质量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 它贯穿于质量形成的全过程、各环节, 那么质量管理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呢? 
 

文章插图
第一:培养三种意识
如何培养这三种意识?
一是自检意识 。 产品质量是制造出来的, 而不是检验出来的 。 生产质量控制的密决是:让每个人做好自己的产品 。 要求员工对自己生产的产品, 要自我进行检验, 只有自己认为是合格品, 才可以流向下道工序或车间, 在自检中发现的不合格品, 要自已做好标识并把它分开放置 。
二是互检意识 。 对于上道工序或车间流过来的`产品, 必须员工不要看都不看, 就突拉拉往下做, 要检验认为是合格品, 才可以进行生产, 对查到上工序或车间的质量问题, 要及时反馈 。 坚决做到不制造不良品, 不接收不良品, 不传递不良品 。
三是专检意识 。 做了自检和互检的动作后, 生产主管就可以对专职检验员灌输了:员工一边要生产, 一边都在做自检和专检的工作, 做为专职的检验员, 就更应该有强烈的质量控制意识 。 专职的检验员如是你部门的下属, 那更好沟通;假如不是你部门的人员, 他也会接受你的教导!
第二:紧跟过程控制
紧跟过程控制从几个方面着手 。
一是首检控制 。 在产品上线前, 必须要求班组长、品检人员和员工, 对在要投入生产的物料, 都要仔细核实;要使用的工装配备, 要确认性能是否稳定完好 。 然后小批量生产三只产品, 确认产品是否合格 。 合格后再上线生产, 不合格要查找原因, 直至合格才能批量生产 。
二是巡检控制 。 在生产过程中, 管理人员和品检要对产品进行抽查, 要用80%的精力关注生产中的薄弱环节, 如:生手员工、关键设备、关键岗位等 。
三是终检控制 。 在收线时, 对于最后的产品, 要重点控制, 往往此时员工的心态都比较急躁 。 本人曾碰过一件事情, 现在想想都害怕, 一位员工有快下班时, 还缺一只产品装箱, 他就找一只不合格品, 叫人返修一下, 没经过检验人员就直接装箱 。 被班组长立马纠出, 此只产品有严重质量缺陷 。 何况产品收线时, 还有一部分产品等待返修, 所以越是快完成的工作, 所要严加控制!
第三:再加二把武器
生产过程中的品质控制, 不是在上升, 就是在下降 。 如果要实现品质管理的“长治久安”, 管理人员就必须随身携带二把武器:“明刀”和“暗箭” 。 第一把武器是“明刀”—“三分析三不放过”活动 。 俗话说明刀易躲, 但也要看谁在使刀, 又是一把什么样的刀 。 如是一位武林高手, 手中拿着一把木刀, 我想也没有谁说好躲:但如果是一位没练过功夫的人, 手中握着明晃晃的宝刀, 你敢说好躲吗?我所传授的武器是有刀谱的“明刀” 。

文章插图
【质量管理的基本内容介绍 质量管控的内容包括哪些】 管理者每刀手握“明刀”, 每天追求质量提高一点点 。 第二把武器是“暗箭”—人员质量意识试验法 。 俗话说暗箭难防, 在品质控制中, 如果没有这把“暗箭”, 怎能杜绝员工麻痹大意思想 。 人员质量意识试验法的实施过程是这样的:管理者不定期地找一些质量缺陷不明显的不合格品, 记下编号或做好标识后, 混入一大堆同类产品中间, 看员工能否把它们及时、如数地检查出来 。 那些质量意识不强、工作不细致的员工, 在碰到这种事先不打招呼, 且随时随地都可能举行的“考试”时, 就往往很难得到高分 。 所以, 要想经受住“暗箭”的考验, 只有一个办法, 那就是在工作中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心和责任心, “不接收来自上道工序的不合格品, 不把不合格品传递给下道工序”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