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仓储
仓储具有场所功效 , 对产品需求具有调节功能 , 能够适应生产和消费之间的时间差异 , 构成了物流园区中另一支撑要素 。 仓储基础结构是由库场设施、仓储设备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仓储功能和仓库管理者构成 , 并由此形成了物流园区中的物流据点 。
(4)信息管理
物流园区内部信息是伴随园区各种活动而发生的信息 , 包括各种具体的物料流转、物流作业层、物流控制层等信息 。 物流园区外部信息是在物流园区活动以外产生的 , 是提供给园区活动使用的信息 , 包括供货人、客户、订货合同、交通运输、仓储管理等信息 。 信息是实现优质服务的保障 , 建设通信基础设施及信息系统成为物流园区系统建设的重要保障条件 。
(5)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国际贸易通关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国际贸易通关及其物流延审服务等环节的设施设备配套成为物流园区不可缺少的要素 。
(6)物流人才、技术条件
物流园区的建设 , 需要通过良好的物流服务组织与经营管理来实现 。 物流组织与管理是适应物流活动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的条件 , 而人才和先进的物流管理技术是实现高效物流组织与经营管理的核心和支撑要素 。 先进的物流技术是以运输、仓储、信息、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等支持的技术结合 , 能够充分体现物流管理的技术创新 , 如实现零库存、及时供货、协同配送、流程再造等物流技术目标 。

文章插图
三、物流园区的规划流程分析
物流园区的建设是一项复杂而长期的工程 , 投资大、回收周期长 , 很难在短期内实现盈利 , 加上市场竞争愈来愈激烈 , 因此物流园区的规划工作也愈发显得重要 。 根据国内外先进的物流园区规划经验和实践 , 通过对我国物流园区建设规划过程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分析 , 总结出适合我国物流园区规划的流程 。
1、物流市场分析
主要包括物流需求分析、市场竞争分析及物流实践分析等 。 通过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市场分析 , 了解物流园区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市场需求、基础设施建设及服务竞争等情况 , 掌握区域经济发展所产生的现实的和潜在的运输、仓储、配送及流通加工等的物流需求量 , 根据地区长远和近期的物流量 , 确定物流园区长远和近期的建设规模 。
2、物流园区的战略定位
根据物流园区服务对象的特征、辐射范围的大小、交易商品的行业特点、富有特色的服务和人文概念的精心设计等因素进行科学的战略定位 。 规划者在进行战略定位时 , 可采用SWOT分析法 , 对物流园区的整体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的分析 。 分析过程中 , 若空港、海港、公路货运站场等某类服务 , 在整个园区中占有较大比例 , 还必须进行专项SWOT分析 。
分析的主要作用是帮助经营决策者明晰内外部环境 , 提出发展物流园区的使命、远景目标、各阶段建设目标和竞争策略 , 从而进行准确的战略定位 。 物流园区规划过程中 , 可考虑以下几种竞争策略:充分利用保税物流中心的功能 , 实现对进出口通关和行政管理的高效率;充分利用和拓展现有的物流信息系统 , 打造强势的国际物流信息平台;充分利用国际贸易政策 , 建立特色的欧美商品专业集散地 , 拓展国际物流业务;充分利用现有入驻园区企业的优势和物流需求的特点 , 促进行业供应链的竞争力提升 , 集聚产业的物流 , 实现产业链的成型和优化 。
3、物流园区的功能设计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