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证农产品的销路,非常关键的一环是拿下大客户 。 找到一个大客户,也就打开一个新的销售渠道 。
可是市面上的大经销商,往往已经有了稳定的供货商 。 该如何打动这些大客户,让自己也成为供货商之一呢?这里介绍3个案例,供大家参考 。
1个点子 打动经销商
想在外地市场站稳脚跟,很不容易 。
河北定州的农民王胜辉,通过细致的观察记录,摸索出武汉批发市场的蒜黄价格涨跌趋势,以此打动了市场里的“蒜黄大王”,让老家的蒜黄有了固定销路 。
【3个农产品营销经典案例 成功的农产品电商案例】

文章插图
王胜辉的老家以种植蒜黄为业 。 为了把蒜黄卖到1000公里之外的湖北省武汉市,村里前后去了四拨人,都失败了 。
当时,在武汉市白沙洲农副产品市场,最大的蒜黄经销商是涂春华 。 与他合作,就能在武汉市场站稳脚跟,但涂春华已经有了固定的供货商 。
为了与这位大经销商达成长期合作,黄胜辉想了一个点子 。
他开始天天观察市场,直到摸清这里蒜黄价格的升降规律:
简单地说,蒜黄价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市场里蒜黄积压,价格就低,反之,价格就高 。 只需搬个板凳坐在市场门口,看每天进来多少车蒜黄,出去多少车蒜黄,就能算出当天市场积压多少蒜黄 。 蒜黄不耐储藏,如果积压多,第二天价格一准降,反之价格就升 。
市场不比超市,没有统一定价,每一天都是卖家与买家的价格博弈 。 摸清了规律,王胜辉就可以准确预测出第二天蒜黄的价格 。 他把这些信息免费提供给涂春华 。
听了王胜辉的建议,涂春华一天就多赚了两万块,这让他对王胜辉刮目相看,王胜辉也因此成为涂春华的固定合作伙伴 。
从此,他们村的蒜黄在武汉再不愁销路,当年就销出去4000吨蒜黄 。
1招 小订单变成大合作
有时候,大经销商听说谁那里有货,也会找上来,先少量地要一批货,试试成色 。 湖南省华容县禹山镇的张涛,就接到过这样的电话 。
张涛是90后,在家乡养殖白骨顶鸡 。 2017年7月,张涛接到一个陌生人的电话,对方张口就要买1000只白骨顶鸡 。

文章插图
打电话的人是肖卫国,在广东市场销售白骨顶鸡多年,有自己的门面和档口,张涛对其早有耳闻 。
遇到这么大的客户,张涛可不想只做1000只白骨顶鸡的买卖,他要抓住机会,深化合作 。
张涛盛情邀请肖卫国,不仅解决吃住,还买了来回的机票,就为让他到自己的养殖场看一看 。 被请到养殖场的肖卫国,发现张涛这个年轻人居然把白骨顶鸡养得非常好,当场订购了50万元的白骨顶鸡,而且现场就给了10万元订金 。 小订单一下子升级为长期合作 。
在肖卫国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经销商跟张涛进行了合作 。 张涛的白骨顶鸡大部分销往了广东的活禽市场,一年就可以卖掉3万多只白骨顶鸡 。
1种思路 拿下电商合作
除了传统的线下市场,现如今,还有很多大客户在电商平台上 。
如何与电商平台达成广泛合作?来看看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融安县大将镇富乐村的赖园园是怎么做的 。
80%的融安金桔通过电商平台销售 。 最初,为了与电商平台达成合作,赖园园潜心学习,研究电商客户喜欢什么样的产品 。 她运用互联网思维,把整个金桔产业链重新梳理了一遍,严格把控金桔的品质、包装、物流运输各个环节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