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书回应滤镜景点:鼓励发布者做有用而非美化的分享( 二 )


真实分享曾是小红书的王牌, 也是一切“种草”的起源 。 正因为这种独特性, 小红书曾是一家成长迅猛的明星公司 。
而如今小红书不再受部分用户信任, 失真的网红滤镜和泛滥的软广笔记, 正让小红书陷入一种撕扯, 让社区氛围变了味 。 有网友吐槽, 最初下载小红书时感觉挺好的, 现在根本不敢看, “几乎是P图高手和广告代言的天下, 没办法种草” 。
小红书还曾因为“种草”笔记造假、代写、刷量、刷粉等问题遭到用户质疑 。 更早之前, 小红书上发布的9万多篇烟草软文引发争议, 随后小红书宣布, 下线了所有提及烟草的笔记 。
此外,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 小红书App内还存在微商公然发帖展示售卖国家违禁药品, 以“种草”之名推荐引流到线下无资质医疗机构和游医, 甚至大量笔记“安利”5日速成学会微整形的培训班等违法违规现象 。
2019年7月30日, 小红书一度被包括华为、vivo、OPPO等在内的安卓手机应用商城下架 。
当时, “小红书APP被各大应用市场下架”成为热议话题,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中心朱巍在新华视点采访人员采访时指出, “未来社交电商的健康发展不能只依赖于网红和流量, 只顾‘种草’、不顾后果的推广是短视的饮鸩止渴, 可能会把平台和品牌都拉下水 。 ”
2020年10月, 小红书宣布启动对炫富、低俗软色情等不良信息内容的专项严打, 覆盖全站所有笔记, 涵盖历史存量笔记和未来新增笔记, 严重违规行为将被断流封号处理 。 当月还公布了“啄木鸟”计划首月成果 。 数据显示, 治理首月, 小红书生态治理部门共对7383个账号进行断流处罚, 处罚笔记数量超过21.3万篇 。
破圈之困
追溯问题根源, 主要还是小红书单一的盈利模式 。
作为一个“种草”社区, 最直接的变现模式是带货 。 但从跨境自营电商到第三方电商平台, 小红书的电商探索都算不上成功 。
2013年, 也就是小红书成立后第二年便开始发力电商领域, 上线了自营跨境电商平台“福利社” 。 由于电商经验空白, 供应链、人才、货源真假等问题频频爆发, 2016年小红书拓展了第三方平台和品牌商家加以补充, 还在2018年开拓了自有品牌“有光” 。
2019年年初, 小红书决定对电商业务进行拆分, 原社区电商事业部变为“品牌号”部门, 围绕入驻的品牌进行从社区营销一直到闭环交易的资源整合 。 “福利社”仍独立发展 。
但小红书始终没有完成GMV目标 。 据公开报道称, 小红书2018、2019两年的电商GMV目标, 均未达到内部人士的期待 。 另有数据显示, 2020年, 小红书的广告业务营收约占其总营收的80%, 电商业务收入约占总营收的15%-20% 。
据钛财经, 一位接近小红书的人士直言, 小红书的社区+电商平台的模式目前还没有打通, 广告被证明仍旧是最有效的变现方式 。
自去年开始, 小红书尝试在直播带货上寻找增量 。 但显而易见, 市场早已被抖音、快手、淘宝瓜分殆尽, 小红书至今难有水花 。
附:小红书回应文章《坚持真诚分享, 坚信普通人帮助普通人》
最近, 相信大家看到了吐槽小红书上“滤镜景点”的网络话题 。 对此, 我们秉持“真诚分享, 友好互动”的社区价值观, 分享我们的反思和动作 。
我们看到的事实:
第一, 部分用户在分享过程中的确存在过度美化笔记的情况 。 比如最近大家看到的案例, 大部分都属于旅拍美图, 但由于分享者没有明确标明是摄影作品, 被作为旅行指南使用 。 观看者实地探访后出现较大落差, 产生了被欺骗的感受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