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航刺死舍友(南京大学生被舍友刺死) 
 
现在的大学生都怎么了?继黄洋不幸中毒身亡后,高校频频传出噩耗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因口角捅死室友 
 
 
 
还是缺乏教育 。 放弃大学还可以 。 
 
 
 
 
 
 
 
 
如何看待quot;谢舍友不杀之恩quot;这句话 
 
 
 
据说现在大学毕业生见面后都会互相感谢室友的好意 。 “最近,网上有这样的帖子 。 除了这个帖子,还有网友在扑猫大杂烩和百度贴吧上对此进行了“搞笑”的讨论 。 
 
 
 
尤其让笔者关注的是,在19日Kaixin.com《今日话题》栏目中,编辑直接谈到了“复旦大学中毒案”;南航金城学院一男生被室友刺死;南昌航空大学宿舍发现一具腐烂男尸;江苏科技大学某校区发生一起命案 。 “不要惹室友,如果你惹任何人!加油@他们不杀人的善良!”对于标题,“打电话”网友感谢前室友的“不杀之恩” 。 
 
 
 
不难看出,“感谢室友没杀我”这句话确实有点夸张和搞笑,但结合最近高校校园接连发生的一起命案,我觉得“看来我真的应该对我的前室友说一声‘谢谢’,因为遇见了你,所以才免于一死,有幸活了下来” 。 活着不容易 。 毕业后,看着那些日日夜夜生活在一起的同学过得好就更难了 。 
 
 
【南京大学生被舍友刺死 南航刺死舍友】 
“谢谢室友没打死我”显然有点好玩,但笑过之后,我真的能感觉到心里一阵痛 。 室友或同学,大学校园里最亲密的伙伴之一,一起吃饭、睡觉、学习和生活 。 我真的无法想象,他或她会变成一把“锋利的刀片”,夺走你的生命,把你推向灰烬,把你变成泡沫 。 
 
 
 
没有风,就不会有麻烦 。 可见最近网络上流行的“同学相见,感谢舍友恩情”,或多或少地表现了人们对死亡的恐惧和对人性的关注 。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校园凶杀案频发,让我们内心陷入极度恐惧和焦虑的原因是什么?纵观近期高校发生的几起命案,发现大部分都是同学之间相互摩擦造成的,此类案件不仅局限于高校,在中、高中也频频发生 。 就在上个月,青海省西宁市一、三年级的学生因琐事与同学发生争执,将同学刺死 。 事实上,所有的校园案例都揭示了许多学生缺乏必要的心理素质,如宽容、慷慨等 。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学生缺乏这些素质呢?笔者对相关报道进行了总结并做出了自己的理解,并总结出以下几点:第一,社会环境的影响 。 大学是一个小社会,各方面都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 。 大学里的很多问题都可以追溯到社会 。 比如一些血腥暴力的电视剧和网络游戏,就成了学生尝试模仿和“学习”的坏榜样 。 第二,教育存在“漏洞” 。 我们现在的教育还是把重点放在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上,这往往让德育、价值观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成为空洞的口号 。 第三,对学生缺乏关心 。 现在不管是大学还是初中,学生宿舍基本都是学校统一分配,不管学生的生活习惯如何 。 有些人怕吵,有些人喜欢闹,一些小矛盾往往会积累,最终爆发 。 而且,目前学生普遍面临着巨大的学习压力,尤其是那些强度和难度相对较高的课程,学生的压力更大 。 很有可能老师不经意间说了一句“现在成绩不好,将来肯定没有前途”,就成了学生的“心病” 。 然后,在随后的人际交往过程中,学生变得敏感、暴躁,引发血腥事件等等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