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北京头条采访人员8月27日了解到, 日前, 海底捞发布公告称, 新增杨利娟、李朋、杨华、刘林毅、李瑜、宋青、杨立七位执行董事, 新增马蔚华、吴宵光两位独立非执行董事 。 本次人员变动后, 海底捞董事会成员达到15位, 包括10位执行董事和5位独立非执行董事 。
具体包括:董事会主席兼执行董事张勇, 执行董事周兆呈、高洁、杨利娟、李朋、杨华、刘林毅、李瑜、宋青、杨立, 独立非执行董事蔡新民、许廷芳、齐大庆、马蔚华、吴宵光 。

文章插图
从平均年龄来看, 人员变动后, 海底捞董事会成员平均年龄由原先的53.6岁降到目前的47.9岁;尤其是执行董事成员, 平均年龄由原先的45岁降到目前的40.1岁 。 年轻化成为海底捞董事会的新特色 。
北青-北京头条采访人员了解到, 海底捞治理团队日趋年轻化, 与海底捞的接班人计划息息相关 。 2020年, 海底捞启动接班人计划, 选拔机制面向所有员工开放, 计划周期为10到15年 。
当时, 海底捞方面表示, 接班人计划是对公司现有行之有效的升迁体系的延伸和升级, 重点是把海底捞的人才晋升机制进一步强化, 通过在各岗位的管理实践和长期的观察与判断, 找到符合“爱海底捞、业务熟练、又能洞察人性”标准的领导接班者, 继续承载公司发展的使命 。
海底捞接班人计划是通过强化行之有效的内部晋升机制, 为企业持续发展进行人才储备与锻炼 。 就如当时张勇在内部信中所说的:“今天的我们, 依然头脑清醒, 充满活力 。 这个时候讨论退休似乎早了一点 。 但凡事预则立, 早谋划终归会显得从容些 。 不管如何十年以后我就满六十岁了 。 近两年, 我们四个人都特别担心, 担心我们学习能力跟不上 。 我们四个人还特别害怕, 害怕我们沦为企业发展的绊脚石 。 因此, 我们一起制定了这个计划 。 ”
张勇在内部信中提到的“四个人”分别是他本人、施永宏、苟轶群、杨利娟 。 张勇夫妇1994年和施永宏夫妇一起创办海底捞火锅, 杨小丽和苟轶群分别在1995年和1999年加入海底捞, 四人都是海底捞的第一代领导者 。 从1994年成立至今, 第一代领导者已经执掌海底捞二十余年, 从企业长远发展考虑, 让更多年轻人走上管理和治理岗位, 为后续的接班做好铺垫正当时 。
公开资料显示, 海底捞此次新增的7个执行董事除普遍年轻外, 均在海底捞拥有多年工作经验, 且多数为海底捞体系内成长起来的管理人员, 简单概括起来就是“年轻、有为、懂海底捞”, 与海底捞接班人计划的要求相契合 。
刚刚获任副首席执行官的杨利娟, 1995年就加入海底捞, 是张勇正经八百手把手带出来的大徒弟, 19岁就成了海底捞简阳第一家店的店经理, 21岁被张勇派去西安, 独立运营海底捞跨区域经营的第一家店 。 自2018年1月起担任首席运营官, 负责海底捞的全面运营管理 。
现年38岁的杨华, 1999年加入海底捞以来历任多个职位, 从服务员做起, 拥有丰富的门店管理、采购及市场开发经验 。 2018年12月至2021年6月任职海底捞教练, 2021年6月起任职海底捞大区经理 。
现年36岁的刘林毅, 2003年入职海底捞, 从最基础的服务员、后厨岗位做起, 从事过采购, 逐步晋升为大堂经理、店经理、教练, 也负责过海底捞外送、海外门店运营, 拥有丰富的运营和管理经验 。
现年40岁的宋青, 2000年8月加入海底捞做服务员, 2002年5月起开始任职海底捞多个地区的门店店长, 2008年8月至2015年5月任职地区经理, 2015年5月至2021年5月任职海底捞教练, 2021年6月起任职海底捞采购总监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