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观作为青年精神心理活动的中枢系统,是其人生和事业中最重要的精神追求和动力所在,是人们关于什么是最好的行为的一套持久的信念,或是依重要性程度而排列的一种信念体系 。 英格尔哈特首先观察到了世界青年价值观演化 。 根据他的理论,“物质主义”价值观强调经济发展和人身安全的价值取向,“后物质主义”价值观强调自我表现、生活质量 。 就长期价值观变迁而言,“后物质主义”(自我实现、提高生活质量、保护生态环境等)偏好的形成与“代际更替”有关:年轻一代比老一代更容易接受“后物质主义”价值观 。 近十年来,世界范围内的“后物质主义”取向以及未来演化也开始在中国“00后一代”青年身上出现 。
1.青年作为社会变革的“晴雨表”,其思想行为、价值观念演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整个社会现代化进程的步伐 。
2020年3月,上海社会科学院“00后一代认知特点、思维方式研究”课题组最新调查显示,我国大城市“00后一代”的思想行为呈现出如下新特征、新变化 。 第一,呈现对传统文化认同与理性爱国情感特征之同时,外来文化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仍占据重要位置 。 第二,对社会问题看法呈现“观念分层”新特征,运用传统“社会分层”理论验证已部分失效 。 第三,传统“权威意识”渐趋淡化,“网红偶像”开始成为他们的崇拜对象 。 第四,存在“热血奋斗”与“躺平佛系”二元并存行为特征 。 第五,兼具物质主义与“后物质主义”的“混和价值”取向 。 第六,平权意识、规则意识增强的同时,对“私领域”行为态度宽容;对“公领域”道德爱憎分明 。

文章插图
由于“00后一代”生于改革开放后的第三个十年,恰逢中国经济进入了高速增长的黄金时期 。 他们一出生就已享受改革开放成果,物质更加丰富,上学时迎来互联网快速普及时期,眼界更为开放,导致这一代人兴趣爱好的选择更为广泛,思想观念更为多元与兼容并包 。 大多数“00后”出生在我国计划生育政策仍处于比较紧缩时期,尚未开放二胎计划 。 “00后”仍是以独生子女为主流的一代,因而也具有独生子女身上普遍能观察到的特性,例如较为自我、更关注个人感受等 。
2.从观念建构理论来考察,青年一代是历史的产物,社会重要事件对每代人成长都烙有时代印记 。
并非所有事件都和价值观念变化有关 。 只有那些与人的价值追求强烈勾连以及与理想蓝图相关的社会重要事件,才会反复渗入观念建构之中 。 总体上看,40多年来中国波澜壮阔的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变革因素已鲜明地嵌入这一代青年人的性格行为之中,于是造就了具有鲜明独特时代印记的“00后一代”中国青年 。
作为生于改革开放新时期,长于物质、信息爆炸式增长的新时代的“00后一代”,他们的成长经历了许多国内外重大事件,如2001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2003年“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升空返航,2008年举办北京奥运会 。 正因为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升, “00后”普遍具有较高的国家自信和民族认同感 。 加上“00后”青春期又遇上互联网、人工智能与5G应用快速发展,接触到的信息量大、知识范围广,因此对这一代而言,如何处理、筛选触屏的海量信息比如何获取更多信息更具挑战性 。
从思想品质看,“00后一代”思想约束少、个性强、生活态度洒脱 。 从社会变化来看,市场经济规则,如自立、竞争、追求效益渗透到了这一代的人生观、价值观之中 。 从家庭结构来看,作为独生子女一代,其小家庭结构与人际关系趋于简单,使得他们在社会化过程中受到代际传递规训较少 。 因此,观察“00后一代”价值取向之演变,需要将这一代青年人的特性融入社会时代背景加以考察,分析其时代特性以及与社会结构的嵌入性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