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雪效应是著名经济学家欧文费雪的一个发现,揭示了通货膨胀率预期和利率之间的关系 。 它指出,当通胀率预期上升时,利率也会上升 。

文章插图
【费雪效应的影响 什么叫费雪效应】流行的解释是:如果银行的储蓄率是5%,一年后某人的储蓄会增加5% 。 这是否意味着他很富有?这只是一个理想的假设 。 如果那一年的通货膨胀率是3%,他的财富只有2%;如果是6%,他一年前可以用100元买的现在是106元,但是一年的积蓄只有105元,所以这件东西无法负担 。
什么是国际费雪效应
国际费雪效应,即费希尔风险效应,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两国即期汇率和利率之间的差异呈现出相同的幅度和相反的方向 。 汇率变化将抵消通胀差异的影响 。 因此,如果我国的通货膨胀率相对于外国的通货膨胀率上升,就意味着本国货币贬值,也意味着我国的利率相对于外国的利率上升 。 结合这两个条件,我们得到国际费希尔效应 。
费雪效应的影响
如果央行增加货币供应量,在中短期内会对利率和产出产生什么影响?
短期内: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将降低名义利率,但价格和通胀预期在短期内将保持不变,因此将导致实际[股本]增加,进而导致产出增加 。
中期而言:产出将回到自然利率水平 。 由于中期内实际产出增长率为0,通货膨胀率直接等于货币供应量增长率 。 根据方程,如果其他条件不变,中期内实际利率将回到自然利率水平 。 由于名义利率等于实际利率通货膨胀率,由于实际利率保持不变,通货膨胀率等于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名义利率的增加直接等于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 。
概括如下:如果货币供应量增加10%,短期内名义利率将下降,产出将增加;中期而言,实际产出将保持不变,名义利率和价格水平都将增长10% 。
从中期来看,名义利率的上升率正好等于通货膨胀率,这就是所谓的费希尔效应或费希尔假说 。
根据实证检验,通货膨胀的增加最终将显示名义利率的上升,尽管这一过程需要很长时间 。

文章插图
以上就是关于费雪效应的全部内容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