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 我市坚持贯彻绿色发展理念, 全面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 大力实施“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三大行动, 扎实做好基地建设、质量监管、宣传营销等工作, 不断提高“三品一标”公信力, 积极打造“甘味”知名农产品品牌, 持续提升农业综合效益 。 今年, 全市计划新认证“三品一标”产品数量40个以上, 至目前新认证“三品一标”15个(绿色食品11个, 有机产品4个), 其余产品申报材料已陆续上报至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 。 至目前, 全市有效期内“三品一标”产品235个, 农产品种植面积181.36万亩, 养殖数量213.56万头(只/羽) 。 
 

文章插图
一、健全监管机制, 加大扶持力度 。 始终把做好“三品一标”工作作为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促进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发展的重要举措, 精心部署, 全域推进 。 一是加大政策扶持 。 市县两级以强化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为重点, 以“三品一标”为抓手, 先后出台了《关于实施“十强双百”企业振兴计划的意见》和《张掖市推进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提质增效的意见》, 对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的合作社给予政策扶持, 各县区“一号文件”连续多年聚焦扶持“三品一标”认证及标准化生产 。 将认证、监管、监测、执法等工作纳入各级财政预算, 实行绩效考核和目标责任管理, 在组织上优先保障、要素上优先配置、资金上优先安排, 有效推动了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 二是健全监管体系 。 全市6县区及各乡镇均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 安排专项经费开展日常监管检测工作;全市年检测各类样品三万个以上 。 依托市、县、乡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和队伍, 构建形成了“三品一标”产品认证监管服务体系, 市县(区)乡镇均配备有专业技术人员 。 三是强化技术培训 。 连续举办全市“三品一标”认证及监管培训班, 累计培训500人(次)以上, 进一步规范了工作机构的监管能力, 强化了生产者的主体责任意识 。
二、坚持绿色发展, 推进标准生产 。 立足我市得天独厚的农业资源禀赋和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 按照“六大区域特色产业”布局, 持续推进农业绿色发展 。 一是持续推进绿色食品标准化基地建设 。 全市已有四县区通过绿色食品标准化验收, 分别是甘州区1.37万亩绿色食品(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 高台县1.25万亩绿色食品(蔬菜)标准化基地、山丹县0.87万亩绿色食品(枸杞)标准化生产基地、临泽县1.2万亩绿色食品(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已接受省级验收 。 二是继续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工作 。 今年民乐县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工作已完成并已授牌 。 至目前, 肃南县正在积极申报, 其他县区均已完成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工作, 临泽县2019年被命名为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 三是开展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制修订工作 。 围绕主导优势产业, 突出区域特点, 积极开展地方绿色食品标准和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的制(修)订工作 。

文章插图
三、强化质量监管, 实施全程追溯 。 一是严守认证门槛, 强化证后监管 。 始终把产品质量和信誉作为“三品一标”的生命线, 按照认证从紧、监管从严、处罚从重的要求, 切实加强对产地环境、生产过程、产品质量的全方位管控 。 全市各级农业农村机构, 强化落实企业“三品一标”申报、审查、审核的工作责任, 通过组织开展资料会审、现场抽检、交叉检查等方式, 严格落实认证程序和标准, 确保了认证工作质量 。 强化定期巡查, 指导健全完善田间生产档案, 督促全面落实生产主体责任 。 二是开展质量抽检, 推行合格证制度 。 认真组织开展农产品质量监督抽检, 至目前开展例行监测(风险监测)、专项监测6次, 抽检样品498个, 检测合格率99.98% 。 联合市县区农业行政执法力量和相关监管单位, 大力开展联合执法、专项治理和专项检查等行动, 严肃查处不按规定使用投入品、产品标志冒用或超范围用标等违法违规行为 。 同时, 全力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示范点建设, 在“三品一标”农产品生产企业率先推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