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是一个非常可怕的字眼 , 对于老人来说虽然知道面对那一天的时间越来越近了 , 可是听到这样的消息仍然会情绪波动很大 , 所以作为晚辈的我们需要用合适的方式开导稳定长辈的情绪 。
【老人得了癌症怎么安慰 3招稳定情绪】「我要告诉你 , 检验报告结果证实是癌症……」一位朋友曾这么说 , 等待医师宣判的那个时间 , 一颗忐忑不安的心 , 好像挂在悬崖边 , 医生的话还没听清楚 , 已经令他双腿一软 , 彷佛随时重心不稳 , 就会跌入深渊一样 。不管是谁 , 一旦被宣判罹患癌症的时候 , 听起来也许是一个令人沮丧的坏消息 , 却也是一个重新检视生活的时机 。
过去可能已经有一些征兆 , 只是被忽略了 , 生病只是刚好提醒了我们 , 应该好好正视这个问题 。然而 , 当今天故事中的角色 , 换成家中长辈时 , 身为子女的会有些什么样的反应?是恐惧、难过、无力 , 还是理所当然的接受它?当医师宣判家中长辈罹患癌症 , 大抵上可以分为两种情境假设 , 一种是老人家第一时 间知道自己的病况 , 一种是孩子们知道答案 , 陷入是否告诉长辈的两难 。就目前医疗现场来看 , 通常老人家都是由家属陪同而来 , 有一些家庭 , 长辈可能同时也知道自己的状况 , 有一些则是事后才知道 , 因此在情绪的反应上就不太一样 。在这里 , 我们先依年龄别 , 将老人家分为初老期、中老期、老老期来谈这些情绪上的差异 。

文章插图
第一时间知道病情的老人家第一时间得知自身病情的老人家 , 以六、七十岁左右的初老期来说 , 情绪波动相对来讲比较大 , 内心隐隐的不安 , 使得他们会伴随着焦虑、担心 , 并烦恼着接下来还可以做些什么事、要告诉什么人 。
医疗进步的现代社会 , 对于疾病的治疗和过去十年有着极大的差别 , 因此需要做同步 整体性的调整 , 「得了癌症之后 , 接下来很快就会离开人世」已经是过时的想法 。事实上
癌症存活期已经相对提高许多 , 加上健检、癌症筛检的便利与广泛 , 使得许多人在初期阶 段就被筛出 , 早期发现 , 就能早期治疗 , 愈后效果也就更好 。
更年长一些的中老到老老期 , 也就是八十至九十几岁的老人家 , 临床上察觉到他们的 想法竟是–这天终于到了 。

文章插图
对于老老期的长辈 , 是否要治疗这件事 , 也许是生命历程的累积 , 或是认知功能也在慢慢地退化 , 使得他们较为乐天知命 , 对于生死也就不那么在意 。
「那不要治疗了 , 这样就好!」他们似乎在等待生命走向终点的原因 , 所以当下被宣告的时候 , 镇静许多 , 彷佛已有心理准备 , 表情呈现出好像答案终于揭晓的感觉 , 而松了一口气 , 并马上决定不打算进一步治疗 。
因此 , 对于老老期的长辈 , 是否要治疗这件事 , 也许是生命历程的累积 , 或是认知功能也在慢慢地退化 , 使得他们较为乐天知命 , 对于生死也就不那么在意 , 反观他们五、六十岁的中年儿女们 , 倒是无法接受父母生病 , 甚至撒手离去的事实 。所以 , 我们往往看到的实情是 , 老人家并不特别担心 , 反倒是青壮年的子女们因为压抑和难过无法得到纾展 , 而陷入深深的愁苦中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