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相关统计,2016年最花钱的疾病排行榜第一名是慢性肾脏疾病,洗肾人数也越来越多,而洗肾的主因包括糖尿病、高血压、慢性肾炎 。此外,痛风、高尿酸血症以及服用止痛药造成肾脏伤害、肾功能恶化,也是洗肾的病因之一 。医师认为,护肾的根本之道,就是改变饮食坏习惯,减少使用止痛药 。
慢性肾病宜采低蛋白饮食不管是糖尿病、高血压、慢性肾炎、痛风、高尿酸血症,都是吃出来的疾病 。医生以慢性肾病变为例,这类患者要低蛋白饮食,健康成人的每日蛋白质建议摄取量是每公斤○.八到一公克,低蛋白饮食则是○.六到○.八公克 。
「低蛋白饮食控制是现行最强的证据,可以降低慢性肾病变恶化速度,延缓进入洗肾的时间 。」医生说,多数的慢性肾病变患者会因为难忍饥饿感而放弃,医生会建议病人,以冬粉、莲藕粉、粉圆或低蛋白配方奶等「低蛋白」的点心来补充热量,以避免发生营养不良现象 。
除了饮食禁忌,「病人的最大盲点是觉得吃药不好,」医生说,糖尿病、高血压病患因长期吃药而出现「抗药性」,排斥吃药、自行减少药量,导致血糖、血压控制不稳定,不但造成病情恶化,也增加肾脏负担,间接加速肝肾恶化 。
医生强调,除非是「糖尿病前期」或是「高血压前期」的病患,还能靠饮食、改变生活习惯来改善病情,否则就必须靠药物治疗为主,再搭配饮食、生活习惯,才能事半功倍 。要减药、停药都必须跟医师讨论而非自己凭感觉,例如用药出现不舒服,就应该提早回诊请医师调药、换药 。
而痛风病患也有同样的情况 。医生指出,病患往往等到痛风发作才吃药,而急性期的药物有秋水仙素、类固醇、非类固醇消炎止痛药(NSAID),医生呼吁病患,与其痛风急性发作时服用大量会伤肾的NSAID,倒不如平日规律吃降尿酸的药物,减少肾脏内的尿酸囤积,降低痛风发作的频率 。NSAID常见药物有阿斯匹灵、服他宁等 。
医生强调,使用NSAID,会提高糖尿病患者罹患慢性肾脏病的风险高达42%,所以常打羽球、骑单车的医生,激烈运动后非不得已使用NSAID止痛时,只会使用局部的喷剂或涂抹的药膏,而非口服NSAID止痛药,以减少NSAID吸收到血液中的浓度,降低对肾脏的伤害;即使如此,医生一年使用NSAID的次数大约也只有两次左右,可见身为肾脏科医师的他,对NSAID的使用有多么谨慎 。

文章插图
慢性肾病变的简易自我观察法1.根据研究,国人慢性肾脏病盛行率达12%,而慢性肾病病人自我察觉率只有4%左右,也就是说一百个人当中,约有十二个人有肾脏病,但大约只有四个人知道自己有病,国人对肾病「后知后觉」,甚至「不知不觉」,具有糖尿病、高血脂家族史的医生,提供大家他自己用来早期发现慢性肾病变的简易自我观察法:定期健康检查 。国健署提供四十岁以上、未满六十五岁的成人每三年一次健检服务,包括尿蛋白、肾丝球过滤率,以及肌酸酐等与肾功能有关的尿液、血液检查项目,可以及早发现是否罹患慢性病,或是慢性肾病变 。
2.量血压 。血压升高是肾功能变异的早期征兆,肾功能异常不见得血压会一下子飙高,通常是缓慢升高的趋势 。医生提醒四十岁以上的民众,应该早晚量血压,量完一次之后隔五分钟再量第二次,取两次的平均值 。
3.尿液有无泡泡 。每天早上起床第一泡浓缩的尿液,有泡泡是正常的 。但是如果白天时,一整天没有发烧、运动,但尿中却有泡泡的话,最好就医检查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