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学说话的阶段,这三个禁区你一定没注意!( 二 )


4、不要让宝宝莫衷一是 。现在有些家庭里存在多种语种或方言,语种或方言的混乱也是造成孩子不开口讲话的一个原因 。
在家庭环境里,夫妻双方一会儿讲方言、一会儿讲普通话,再加上频频地更换保姆,保姆的方言又会刺激孩子的脑细胞 。这个刺激过程不符合孩子的语言能力,最终导致孩子对语言莫衷一是,不知道应该选择何种语言 。

宝宝学说话的阶段,这三个禁区你一定没注意!

文章插图
宝宝学说话的小游戏宝宝语言能力的发展不仅仅是简单意义上的表达,还包括其对语言的理解能力 。宝宝能说出简单的词汇时,还不算是真正的语言 。在这个时期,如果听到“不行”、“你好”等声音,宝宝就能摇头,并且能发出“爸、妈、不不”等咿呀声,还能用“哦,啊”等感叹词表达自己的感情 。宝宝具备了一定的语言能力时候,你可以利用生活中的简单游戏去提高他的语言能力 。在游戏中学习,宝宝更能接受,学习的效率也更高 。
12-18个月:能说出3-5个词组的阶段
1岁多的宝宝逐渐学会一些简单的词汇了,会说“爸爸、妈妈、饭饭”之类的词汇 。这个时期重点在加强宝宝对词汇的印象 。
递玩具:宝宝在玩递玩具游戏的过程中,能学到组合词汇和语言的方法 。
1、准备球、玩具、书等物品,然后一样一样地递给宝宝,再从宝宝手中接过来 。
2、在递球的同时,应该对动作进行说明“妈妈给你红色的球” 。这样一来,宝宝就能学会动作跟语言的协调 。
3、尽可能详细地跟宝宝说明动作 。
捉迷藏:通过捉迷藏游戏,可以提高宝宝对实物的理解能力和记忆力 。
1、在水杯内隐藏小的东西,或者在椅子或桌子底下隐藏球或书包,然后问宝宝:“球在哪里呢?”,并且告诉宝宝”原来球在桌子底下哦!”
2、通过捉迷藏游戏,宝宝可以学会用语言理解实物与场所的改变,以及实物与实物之间的关系 。
宝宝学说话的阶段,这三个禁区你一定没注意!

文章插图
宝宝学说话的三个禁区禁区一:过分满足造成宝宝语言滞后
父母类型:“热心帮忙”型
犯禁表现:“宝宝,是要喝水吗?妈妈给你拿 。”不少父母过分满足宝宝的要求,若宝宝指着水瓶,家人立马“领会”宝宝这是想喝水了,于是把水瓶递给他 。
犯禁的害处:爸爸妈妈过度满足宝宝要求的方法使宝宝的语言发展缓慢,因为他不用说话,家人就能迅速明白他的意图,并达到他的要求了,因此宝宝失去了说话的机会 。
破禁办法:当爸爸妈妈从宝宝的行为举止中发觉宝宝想喝水时,你可以给他一个空水杯,他拿着空水杯,想要得到水时,会非常努力去说“水” 。你可以做此尝试,当宝宝把自己喝水的想法落实到语言上,变成“水”字时,仅仅这一个字,就会让他欢欣鼓舞 。
禁区二:过多使用叠词
父母类型:过分迁就型
犯禁表现:“宝宝,饭饭了!”“宝宝看,那是狗狗,那是花花……”用叠词和儿话说话是宝宝语言特定阶段的表现,一些爸爸妈妈却随着宝宝一起说起了儿话 。
犯禁害处:宝宝用儿语是因为其语言发展限制了他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有些家长却以为宝宝只能听懂这些儿语或觉得有趣,也用同样的语言与宝宝讲话,这样做就很可能拖延了孩子过渡到说完整话的阶段 。
破禁办法:宝宝语言发展一般都是经历单词句(用一个词表达多种意思)、多词句(两个以上词表达意思)、说出完整句子这几个阶段,爸爸妈妈应通过正确的教育引导孩子的语言向更高阶段发展 。当宝宝伸出双手说,“妈妈抱抱 。”妈妈就应该给宝宝一个热情的拥抱,并说,“妈妈来抱宝宝了 。”用正常的交流方式,尽量缩短宝宝叠词或者儿话使用的时间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