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戏电影酒店还有戏吗?( 二 )


除此之外 , 相比传统中端酒店 , 电影类酒店在入住环境、观影产生的噪音上对注重休息的商务人士并不友好 。
再从更注重私密观影效果的本地人群方面来看 , 有戏又面临私人影吧、迷你影吧、视听馆等独立电影放映服务机构的竞争 。
一位携程上最新一条对有戏电影酒店(北京西直门展览馆路店)打出2.2分的消费者指出 , “卫生差”、“网络有问题” , “电影库里片子并不多”等尖锐问题 。

有戏电影酒店还有戏吗?

文章插图

“看电影主要还是休闲娱乐的需求 , ”对此 , 一位业内人士赵思哲向旅界直言 , “有戏相比普通电影院的门票要贵出两至三倍 , 观影效果却要大打折扣 , 同步院线的功能目前也只有1家酒店可以做到 , 另外本地观影客群并不一定需要住宿 。 ”
事实上 , 在投影幕布日渐普及进百姓家庭的今天 , 电影投屏的魅力正在日趋减少 。
从电影技术和互动层面来看 , 传统院线仍在不断迭代:一方面 , 实现了银幕类型上的多样化 , 如3D、IMAX、巨幕等 , 另一方面 , 也实现了电影技术上的多样化 , 如1.3K、2K、4K、杜比全景声、超感座椅以及120帧突破等 。
不仅是电影酒店 , 随着剧本杀、密室逃脱兴起 , 私人影院类服务项目近些年声量日渐式微 。
速度快、质量高的电影推新是顾客新鲜感的保证 , 否则很容易沦为一次性消费的产物 。
另一个悖论是 , 如果有戏电影酒店把重点客群放在本地市场 , 说 , 酒店选址需要在客流量稳定密集的商业圈附近 , 这就意味着房租成本大大提升 。
但私人影院的主要消费群体是都市白领和高校学生 , 票价是影响这两类客群的主要因素 , 如何打造个性化服务并协调好成本与收入的关系 , 成为酒店经营的主要矛盾 。
资本的考验据媒体披露 , 在贾超看来 , 有两种模式是可以快速上市的:
一种是度假村模式 , 类似于目前长隆、华侨城欢乐谷的升级版 。 这里的一个典型是复星控股的地中海俱乐部(Club Med) , 做以家庭为中心的一价全包休闲度假服务供应商 。
另一种模式则是酒店在中高端方向上的改造 , 类似于「有戏」目前所做的酒店电影主题改造 。 这部分可能是会有一批上市公司出现的 。 尤其是目前 , 相比起美国 , 在这个模式下中国的上市公司还太少了 , 这部分可能能出现“上百家百亿企业” 。
总把“上市”放在嘴边的有戏电影酒店一度曾是资本市场的宠儿 。
去年8月 , 贾超宣布有戏电影酒店完成1.75亿元新融资 , 投资方为沸点资本和多彩投平台 , 其中包含7500万股权融资和1亿元债权融资 。
贾超表示 , 此轮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项目的拓展、已落地城市的精细化运营 , 以及进一步打磨产品 。
融资是福 , 但对于有戏电影酒店也是一种无形的压力 。
与股权融资不同 , 债权融资是是企业支付一定费用或利息借的款 , 借款方仅仅是融资企业的金主 。
对于这笔债券融资有戏电影酒店的使用额度还剩多少 , 截止发稿 , 有戏电影酒店尚未正面回复旅界 。
不过 , 值得关注的是 , 企查查显示 , 今年2月 , 一起湖北有戏酒店管理有限公司与上海万波置业有限公司的合同纠纷中 , 贾超成为被执行人 , 其所持的50.5785%股份已被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全部冻结 , 冻结股权数额达615.38万元人民币 。
有戏电影酒店还有戏吗?

文章插图

一个明显的感知是 , 发展了5个年头 , 有戏电影酒店走在生死抉择的路口 。 被抛弃还是转型生存?有戏电影酒店的未来还是个未知数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