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制药陷“集采断供风波”:丢标673万,市值一天蒸发17亿

_原题为:华北制药陷“集采断供风波”:丢标673万, 市值一天蒸发17亿
国家药品集采首张“断供罚单”落在了华北制药(600812.SH)的头上 。
【华北制药陷“集采断供风波”:丢标673万,市值一天蒸发17亿】8月20日, 上海阳光医药采购网发布《关于将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列入违规名单的公告》, 因为断供集采, 华北制药被列入“违规名单”, 未来9个月不能参与国家药品集中采购活动 。
8月22日晚, 华北制药发布公告回应此事, 给出的理由是公司现有产能不足, 责任单位重视程度不够, 相关注册和变更政策调整, 以及疫情影响, 导致公司无法保障正常供应 。 8月23日下午, 红星资本局致电华北制药, 相关工作人员表示, 一切以公告信息为准, 没有更详细的解释 。
“集采断供”立刻波及资本市场, 8月23日, 华北制药开盘跌停, 市值蒸发17.33亿元 。
医药行业分析师史立臣在接受红星资本局采访时表示:“目前, 集采药品断供情况不止华北制药一家企业, 主要原因一是集采价格覆盖不了生产成本, 二是遇到突发事件, 例如疫情等影响产能, 都会导致药企断供 。 ”

华北制药陷“集采断供风波”:丢标673万,市值一天蒸发17亿

文章插图

华北制药陷“断供风波”
药品集采首张断供罚单落地
8月20日, 上海阳光医药采购网发布《关于将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列入违规名单的公告》, 该公告称第三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品种布洛芬缓释胶囊的中选企业——华北制药在山东省未能按协议供应约定采购量, 经多次约谈协商仍未改 。
“该企业于2021年8月11日提出放弃中选资格, 造成山东医疗机构反映较为集中和强烈 。 ”
公告指出, 根据第三批国家集采《全国药品集中采购文件(GY-YD2020)》有关规定, 经国家组织药品联合采购办公室成员单位集体审议后, 决定将华北制药列入“违规名单”, 取消华北制药自2021年8月11日至2022年5月10日参与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活动的申报资格 。
华北制药陷“集采断供风波”:丢标673万,市值一天蒸发17亿

文章插图

消息一出, 犹如“平地惊雷” 。 据《经济观察报》报道, 浙江、河北、云南、湖南等多地也出现过中选药品断供, 涉及东瑞制药、兴安药业、常州四药、扬子江药业等诸多药企, 但一直没有明确的惩罚措施 。
而此次, 国家药品集采首张“断供罚单”落在了华北制药的头上, 无论对于企业还是医药行业都影响深远 。
红星资本局了解到, 此次华北制药的断供风波, 源起于2020年8月20日进行的第三批药品集中带量采购 。 而此次华北制药断供的药品布洛芬缓释胶囊, 当时共有4家企业中标, 除华北制药外, 其他3家分别是上海信谊天平药业、珠海润都制药和南京易亨制药 。
值得注意的是, 当时华北制药给出的报价是4家中最高的——0.3g、30粒装规格报价8.04元/盒, 平均0.268元/粒, 中标范围覆盖天津、山西、山东、湖北、湖南、陕西、青海等7个省份 。
根据公开资料, 7个省份都在2020年11月开始执行国家集采结果, 也就是说, 从执行到断供, 华北制药在七省供应布洛芬缓释胶囊的时间还不足10个月 。
10个月的时间, 华北制药供应量有多少呢?8月22日, 华北制药发布公告称:“山东省协议约定采购量为2511万粒, 自执行中选结果至2021年8月20日, 公司提供山东省实际供应量为365万粒 。 ”也就是说, 华北制药向山东的供应量, 仅为首年约定采购量的19.87% 。
其他省份的供应量也不理想:“中选省市首年约定采购量共为7975万粒, 协议期限3年, 自执行中选结果至2021年8月20日, 公司实际供应量为1585万粒 。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